西岔鎮簡介西岔鎮是甘肅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位于蘭州皋蘭縣西北部,中國著名灌區秦王川盆地東南端。西岔鎮的地域特色和土地資源優勢,西岔鎮皋蘭縣西岔鎮王喜剛,吳敦村的一個農民,現在成了一名“科學家”,他發明的多功能“三麻子”播種機,因為方便、快捷、節省人力,成了附近村民的搶手貨。
行駛路線:全程約69.6公里。起點:蘭州火車站1。在蘭州的行駛方案1)從起點正北方向出發,行駛10米,右轉2)行駛30米,直行進入天水南路3)沿天水南路行駛1.5公里,經過右側蘭大科技廣場約70米,直行進入天水中路4)沿天水中路行駛900米。直行進入天水北路5)沿天水北路行駛1.8km,G22/G30/機場方向,直行進入連霍高速2。沿連霍高速行駛20米,直行進入連霍高速3。沿連霍高速行駛20km,白銀/銀川/G6方向,稍微右轉進入中和樞紐4。沿中和樞紐行駛930米,直行進入京藏5高速。往秦嵐市區高速/蘭新區/水富方向,稍微右轉上匝道。6.沿匝道行駛2.2km,直行進入水秦高速。7.沿水秦高速行駛540米,在皋蘭縣出口處,稍微右轉上匝道。8.沿匝道行駛380米,右轉進入北京九號線。沿北京電纜行駛1.1公里,直行進入四道線隧道。10.
土地資源優勢。轄區土地總面積382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4萬畝,其中水面7.4萬畝,人均1.85畝。年平均氣溫6.7℃,年平均降雨量232285毫米,無霜期192天。自然條件惡劣,境內山川交錯,土壤多為黃壤干燥,土層深厚,水資源貧乏,190260米以下潛水水質優良,屬寒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光照資源充足。生態環境好。農田林網初步形成,生態林建設初具規模。全鎮林網面積10000畝,生態農業工程已經啟動。過去容易發生沙塵暴的干熱氣候得到了初步改善。
有省級標準化文化站,以蘭州中心城區和皋蘭縣為輻射點。該地區正在興起農村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和社區文化,處于農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交匯點,正在從農村的同質文化向城市更好的文化環境轉變。是著名的“蘭州太平鼓”藝術之鄉,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演奏風格,多次在全國各地組隊演出,特別是1999年代表甘肅省在北京參加建國50周年慶典后,誕生了一支半職業化的太平鼓隊,為挖掘民間藝術、弘揚民族文化發揮了作用。
3、 西岔鎮的介紹西岔鎮是甘肅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位于蘭州皋蘭縣西北部,中國著名灌區秦王川盆地東南端。境內有高營、秦嵐、水洛三條公路。主要道路穿過領土,交通四通八達。鎮政府所在地西岔村距中川機場10公里,距省會蘭州70公里,距皋蘭縣26公里,距省會白銀70公里,東西與永登縣、景泰縣相連。轄15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52個村民小組,9836戶,39032人(不含移民),其中非農業人口558人,農村從業人員18950人。
4、 西岔鎮的鄉鎮名人皋蘭縣西岔鎮王喜剛,吳敦村的一個農民,現在成了一名“科學家”。他發明的多功能“三麻子”播種機,因為方便、快捷、節省人力,成了附近村民的搶手貨,不到一年就賣了10多套。王喜剛是皋蘭縣的一名普通農民,他喜歡別出心裁地研究各種機器。搞清楚農用車的結構原理后,他在家里開了一個修理部,給農民修理各種機器,這兩年,他發現農村已經普及了三輪車,但是機器耕作沒有跟上。原來的拖拉機耕作不僅耗費人力,而且播種速度慢,于是他萌生了技術改造的想法,發明了“三姑娘”播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