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蘋果、華為研發基地蘇州,是不是蘇州開始向高科技研發創新模式轉變。微軟、蘋果、華為研發基地蘇州,是不是蘇州開始向高科技研發創新模式轉變,蘇州在互聯網經濟這一塊確實落后杭州深圳,但蘇州另辟蹊徑,當其它城市在為收割互聯網經濟紅利歡呼的時候,蘇州早已不聲不響在人工智能、納米材料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深耕了10多年,且成果頗豐。
1、甲骨文裁員是不假,問題來了,甲骨文員工找工作難嗎?
不難,不要被網上那些不實言論嚇到。1.甲骨文的外企光環在,再怎么年紀大,那些人當年都是天之驕子,學歷好背景好,買單的企業很多,2.現在還是很多企業沒有上云,或者上云了,但是業務場景沒那么復雜的,一個甲骨文資深工程師可以搞定很多東西。這類企業求之不得,3.我有很多客戶,大型互聯網公司,都會需要專精某一塊技術的人才,比如中間件,關系型數據庫研發,等等,這些都是指定要甲骨文背景的。
2、甲骨文員工被裁原因是大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嗎?
除了甲骨文以外,最近傳出裁員風波的大公司不再少數,有一定的環境原因,可以說是大多數公司所面臨的問題,不只是大公司,1、用工成本增加甲骨文此次裁員人數達900人,但是給的裁員補償高達N 6,這個補償方案可以說是相當良心了,比國家規定標準「N 1」要高的多,從這點來說甲骨文應該不是面臨業績壓力才進行的裁員「甲骨文實際上連續三年盈利」,那么為什么在中國裁員并將業務轉移到東南亞呢?東南亞與中國相比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工成本呢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用工成本水漲船高,加上各種競爭,外企在中國往往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前段時間亞馬遜關閉國內電商業務,現在甲骨文將研發轉移到了東南亞。
業務發展不順利,用工成本還增加,將業務關閉或轉移到其他地方就不難理解了,但是用工成本增加不僅僅是跨國公司或大公司才遇到的問題,所有的國內企業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這也是最近頻繁傳出有公司進行裁員的原因。2、互聯網過了快速擴張時期,進入穩定發展期互聯網公司在經過前幾年的快速擴張時期,在擴張期由于業務發展的需要,團隊快速的擴張,各部門的業務多有交叉,當行業和公司進入穩定發展以后,會發現有需要業務是可以合并的,且合并以后的效率更高,此時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啟動部門或業務的合并,有人需要離開也是正常的情況,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用工成本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各行各業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互聯網退出野蠻增長進入穩定發展以后,企業也要跟隨時代的潮流優化自身的業務和職能部門,重新上路才能獲得新的發展,用工成本的增加和互聯網發展的改變是每個企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但是對每個公司的影響各有不同,有的公司依然在快速發展,有的公司就需要反思自身。
3、蘇州有哪些互聯網公司?
基本沒有,本土互聯網企業叫的上名字的只有同程旅游和蝸牛游戲。互聯網是人才密集型行業,長三角IT人才基本被上海吸走了,隔壁還有個杭州,上海近年都難出互聯網公司。雖然蘇州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江蘇首屈一指,然而人才中心依然在南京,整個蘇南是可以說是引入外資的受益者。所以IT這塊,政府依然走這路子,引入微軟等外企的研發中心,但互聯網行業目前是本土企業的戰場了,
最近蘇州也在搞AI產業園。相信這對高端制造業有極大助力,我國制造業2025升級計劃要趕上燈塔國,還是要靠長三角珠三角突破。確實能觀察到進步,比如一些本土的小型工廠里面一塵不染,工廠屋頂鋪滿光伏,已經有些發達國家工廠的感覺了,但整體的升級還是困難重重,有些污染或者低效率的企業在過去幾十年做的太大了,盤根錯節。
4、微軟、蘋果、華為的研發基地都在蘇州,是不是說明蘇州開始向高科技研發創新模式轉變?
微軟、蘋果、華為研發基地蘇州,是不是蘇州開始向高科技研發創新模式轉變?是的,印象中大家都一直以為蘇州就是外資的代工廠基地,其實這都是老黃歷了,蘇州這個城市比較特殊,開放之初,一方面和東莞等城市在低端加工領域激烈競爭,另一方面比較有遠見地在高新技術領域著墨頗多,這也是時至,在大力呼喊經濟轉型的當下,蘇州有底氣從容應付,而不像其它一些外貿大市經濟大起大落的原因!事實上我國業內公認的兩大高科技產業重鎮,南方是深圳,北邊并不是上海,更不是杭州,而是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