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給藥直腸給藥是指通過肛門將藥物送入到腸管部位,通過直腸黏膜的吸收讓藥物進入到身體循環當中,并在此過程當中發揮相應的效果。顧名思義,直腸給藥就是一種將藥物塞入肛門的用藥方式,尿毒癥可以經過直腸給透析藥物進行直腸透析;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灌洗治療以及灌腸導瀉、手術前腸道準備也都是通過肛門給藥完成的。
1、直腸給藥?
直腸給藥直腸給藥是指通過肛門將藥物送入到腸管部位,通過直腸黏膜的吸收讓藥物進入到身體循環當中,并在此過程當中發揮相應的效果。直腸給藥是常用于嬰幼兒的一種應用藥物方式,是將藥物通過肛門送入到腸管中,并讓藥物成分進入到身體循環當中,直腸給藥分保留灌腸法、直腸點滴法以及栓劑塞入法。直腸給藥是一個優點就是讓直腸黏膜直接吸收藥物成分,藥物不需要經過肝臟代謝,可以減輕對肝臟造成的傷害,
目前常用的直腸給藥的藥物包括小兒消炎痛栓等解熱鎮痛藥,幫助兒童患者達到清熱解毒止痛的效果,還有一些直腸給藥是包括開塞露之類的潤腸藥,是直接將藥物注射到直腸內達到潤滑腸道緩解便秘的效果。還有直腸納入的栓劑和膏劑等,主要用來治療痔瘡、肛裂等肛門病,還有中藥灌腸液等,主要用來治療慢性結直腸炎等,可以使藥物成分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加強療效,
2、直腸給藥是放進屁股里嗎?
顧名思義,直腸給藥就是一種將藥物塞入肛門的用藥方式。被塞入肛門的藥物可以局部彌散開發揮消炎等作用,來治療肛門部疾病;也可以通過直腸黏膜的快速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起到全身的治療作用,比如:小兒高熱驚厥可以通過肛門進行水合氯醛灌腸,可以快速起到鎮靜止驚、退燒作用。小兒或成人也可以用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快速降溫,
又比如:消炎藥栓用于直腸炎、肛瘺等;各種消炎、保護直腸黏膜或消瘀散結的痔瘡栓(洗必泰痔瘡栓、泰寧痔瘡栓等)、各種軟膏等經肛門給藥,對痔瘡等這些肛管、直腸部疾病能快速局部起作用。其效果較口服或全身其它途徑給藥效果要好很多,再比如:尿毒癥可以經過直腸給透析藥物進行直腸透析;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灌洗治療以及灌腸導瀉、手術前腸道準備也都是通過肛門給藥完成的。
3、醫考問答提:常見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給藥途徑不同,可直接影響到藥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本文就常用給藥途徑對藥物吸收的影響做一總結,方便大家復習。1.口服給藥:是最常用的給藥方式,其主要吸收部位為小腸,吸收方式主要為脂溶擴散,藥物的脂溶性、解離度、分子量等,劑型,制劑,首關消除作用,胃排空、腸蠕動的快慢、胃內容物多少和性質等因素均可影響口服藥物的吸收。
2.注射給藥:最常用的注射給藥途徑為皮下注射和肌內注射,注射給藥的最大特點是吸收迅速、完全。適用于在胃腸中易被破壞,不易吸收和在肝臟中首關消除明顯的藥物,3.舌下給藥:舌下給藥血流豐富、吸收迅速,加之藥物在該處可經舌下靜脈繞過肝臟直接進入體循環,無首關消除,也適合口服給藥時易于被破壞或首關消除明顯的藥物。
4.吸入給藥:是指一些氣體及揮發性藥物經過呼吸道直接進入肺泡,由肺泡表面吸收,產生全身作用的給藥方式,由于肺泡表面積大,又與血液只隔肺泡上皮及毛細血管內皮各一層,且毛細血管內血流量又大,故吸收迅速。5.直腸給藥:避免藥物對上消化道的刺激性,6.皮下給藥:是指將藥物涂擦于皮膚表面,經完整皮膚吸收的給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