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線?建立在原理基礎上對于教程脈絡、真題脈絡的總結的線索、聯系,是主線,即我們解答很多問題或題型的一般的邏輯體系或結構,它能夠應用到或對應到具體的考題上。
如:人力資源的基礎有“三大基石、兩種技術”,那這些作為基本的原理,就成為判斷所有問題的常用依據,如其中定額的所有問題在教程中就都是重點。
又如:人力資源領域的基礎學科是勞動經濟學(以研究勞動力市場為主)和組織行為學,那么,教程中凡是勞動力市場的問題都是重點。
把握清楚了主線之后,從抽象到具體,下面就是根據各個復習階段給出的具體的復習建議了。
第一輪
跟著配套教材,看網課。先經濟后人力,把聽不懂的地方反復聽,然后在筆記上標記好,第二輪的時候重點復習。看書是為了熟悉理論體系和消化內容,聽課是為了明確重點。
比如經濟法基礎的六大部分: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金融、統計、會計、法律。內容比較多,但不用擔心,這個考試的特點就是雖廣但不深。考試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又零零碎碎的,要是我們自己全背下來顯然不現實,但是靠我們自己總結重點、考點,屬實有些浪費時間,也沒有那個精力,自己總結的知識也不是那么全面,這時候就可以借助機構、網課等輔助手段,但要注意不要上當受騙,注意甄別教學機構,特別是那些打著包過、報名就能拿證旗號的機構,一定要小心避坑。
在第一遍通讀教材的時候,要結合教學視頻看教材。鑒于每章時長太長,可以放2倍速來聽課。有些知識點比如經濟學的曲線、人力的概念還是比較晦澀難懂的,讓老師點撥一下,能夠加強理解,加深記憶。網課的話,比如環球網校啊、中公啊等等,或者根據你選擇報名的培訓機構提供的網課和教材來進行備考。一定要課、材結合。
同時,做思維導圖也是個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要結合思維導圖看教材。思維導圖的作用是為了避免記憶混亂,可以在腦海里形成一個脈絡,對于一些重點可以直接在導圖上標記一下,最后臨考前再復習的時候,直接比對思維導圖,會更加清晰,能夠節省不少時間。
第二輪
二刷第一輪標記的聽不太懂的地方。然后搭配配套題庫做章節練習,做完這些以后,開始刷整本題目。看真題的目的是明確考試的標準和難度,做題是為了強化重點內容符合考試要求。
要穩扎穩打做章節習題(真題)。有的人喜歡不看教材直接刷題,通過大量刷題來把握知識點,但我不太認可這種方式,因為經濟師考試會變換角度,并不直接考原題。所以第一遍認真全面的學習教材、通過章節習題把握知識點還是很有必要的,不要急于做題,更不要搞題海戰術,如果對于教程沒有70%的消化,寧可不做題。
刷題過程中,利用如萬題庫之類的刷題APP,做好錯題本,然后隔個三四天反復練習,鞏固知識,根據遺忘規律來進行規劃和復習。
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如果因為時間緊張,沒有辦法成套做模擬題和歷年真題。可以關注一些微信公眾號,比如劉艷霞、付子健等老師,在工作閑暇期間,每天都抽時間多做幾個微信公眾號上的“每日一練”,對于掌握知識點是也是有好處的。
刷完題后,拿著錯題去講義上找知識點找考點,重新回顧一遍。最后,就做真題,二刷錯題,加深印象。這一遍是最累的一遍,很容易就放棄崩潰。但是咱們只要堅持住了,這么一輪下去,很多知識點印象都會深刻,第一遍不太懂的地方也都理解了。
臨考沖刺
最后把講義上所有的知識點和可能會考的知識點都整理一遍,然后在花費一些時間來背誦知識點,臨考前一定要再回頭看一遍這些教材重點。如果你不是天才小神童,不要指望看一遍就會了。盡量給自己騰出幾天時間,把知識點捋一遍,如稅率、曲線匯總、人物對應等這些易混內容,這些整理匯總資料在網上都能找到,這一過程大致也是一個月左右。最后剩下1~2周時間進行模擬考試,來給自己充足的信心,然后再最后背一背公式、數字表啥的,就準備考試啦。
考試
考試都是選擇題,70個單選題,每題1分、35個多選題,每題兩分,一共140分,然后及格是84分。考試不在分高,及格就行,遇到不會的不要慌。機考時,難免會遇到看不懂的、記不清的、拿不準的,要注意一個考試技巧:多選題沒有把握的不要亂選,一道2分的多選題,如果你只能確定一個,那就選一個賺0.5分,也比一分不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