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狀和丸狀中成藥宜用溫水送服;對于能解表散風寒的中藥需要“熱服”,患者服藥后喝點熱水可提高療效;止吐藥和解毒藥需要“涼服”,以免對身體產生刺激,服用時間中藥:滋補藥、健胃藥宜在飯前服用,以增加有效成分的吸收率,為了充分發揮體內藥物的作用,要在最合適的時間服用中藥所以,中藥什么時候是最佳的飲酒時間。
人體一天變化,同樣的藥對身體不同狀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為了充分發揮體內藥物的作用,要在最合適的時間服用中藥所以,中藥什么時候是最佳的飲酒時間?一般來說,人體吸收藥物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所以最好在這兩個時間點服用中藥。但是,不同的藥物性質不同,服用的時間點也不同。胃腸疾病和虛癥的藥物應在飯前30分鐘或60分鐘服用;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可在飯后30分鐘服用;大黃、火麻仁等瀉藥適合早上或白天服用,盡量不要在睡前服用;驅蟲藥中藥早上空腹服用。在中醫理論中,中藥應“溫服”,也就是說,水煎液煮沸后應立即濾出,室溫放置,待水煎液冷卻至36-37℃后再服用。粉狀和丸狀中成藥宜用溫水送服;對于能解表散風寒的中藥需要“熱服”,患者服藥后喝點熱水可提高療效;止吐藥和解毒藥需要“涼服”,以免對身體產生刺激。
針對一般疾病中藥飯后,部分患者無法適應藥物的味道,胃會受到刺激,從而導致惡心嘔吐。飯后半小時至一小時服用,可減輕刺激。如果服用安眠中藥湯劑,可以選擇睡前服用,療效會更好。胃潰瘍等胃病的治療需要飯前服用;治療咽喉疾病,需要把藥留在嘴里,慢慢咽下去。另外,服用時要保證湯劑溫熱,不宜涼服。
3、 中藥一天中的什么時候喝最好?1。服用時間中藥:滋補藥、健胃藥宜在飯前服用,以增加有效成分的吸收率,辛辣刺激性藥物宜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的刺激。驅蟲藥或抗精神病藥物應空腹服用以增強療效,治療瘧疾應在發作前服藥,服用鎮靜劑時睡前服藥,急性病者不論時間,應盡早服藥。2.服藥頻率:一般每日服藥2-3次,維持療效者每日1次,部分次數每日或煎湯代茶,次數不限,3.一般中藥湯劑溫服。根據病情和治療需要,也有熱證吃感冒藥的,也有寒證吃熱藥的,4.藥物和飲料的選擇:一般用開水送服。如果因嘔吐而服藥困難,可以喝生姜汁,在藥液中加入糖或調味劑,服用祛瘀活血劑增強療效,以黃酒為飲品。5.禁忌:用藥期間一般忌寒、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皮膚病和瘡瘍不宜吃有腥味的食物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