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案例越來越多,在中國已是在正常不過的社會現象了,那為什么離婚會越來越呢。上述這三類人,是離婚群體中的主力軍,因社會在發展,人們的道德意識確不斷的在淪陷,人們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耳濡目染身邊的圈子,網絡的圈子,各種新聞平臺看到的傳播的都是負面新聞,人們的意識形態都是受著周邊環境的影響而度過化,古語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為現在這個社會現象而發明的在中國離婚現像并不是只有某個地區嚴重,而是遍及全國各地,不是只成在農村,而是一城鄉都很嚴重,只是離婚原因農村和城里不一樣,農村是環境所迫,因為聚少離多給了一些動機不純的人可乘之機。
1、離婚的人為什么越來越多了?
傳統的婚姻觀,隨著時代發展,那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發生了變化,打破了傳統觀念。性別落差,男尊女卑的時代已經過去,婦女的地位已提升,男主外,女主內,一些女的不愿去自力自強,嫁漢穿衣吃飯依靠他人生活,生活的壓抑,富有貧困的落差,向往美好生活,環境的誘惑,忍讓與矛盾心理積累,導致發生到離婚。
2、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離婚?
1、夫妻生活不和諧,要么一方無法被滿足,要么一方無法能忍受,2、在有些人眼里,婚姻如同父母眼里的任務,結了,任務完成。3、有些人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長大吃不了婚姻里的苦,4、在當今豐富多元文化的世界里,雙方之間的三觀偏差越來越大。5、窮,一個人如何都能過好,兩個人一旦沒錢的話,還好什么好,6、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忽略長遠,一遇到困境就選擇分崩離析。
7、累,上班已經夠累了,為此有的人累到沒時間伺候另一半及打理生活,8、還有些人太過于自我獨立。經濟獨立,個性獨立,行為獨立,于是過著過著還是一個人過就好了。9、缺乏上進心,覺得碌碌無為,平平庸庸就好,但夫妻雙方很難形成共同的默契,10、有些人撿了芝麻丟西瓜。沿途發現了更好的,于是便更換到了下一位,11、無法長期容忍對方的脾氣,要么一言不發,看到就火大。
要么脾氣暴躁,自己無法忍受,12、老一輩在里面不斷地摻和,即使小兩口結婚了,還拿兒女的另一半當外人。13、有些人做事做人毫不顧忌對方的情緒與感受,14、喪偶式婚姻,長期兩地分居,從而使得雙方各自或一方迷失了自己。15、沒有做好婚姻的準備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發現婚后的生活與想象中的偏差過大,16、有些人自由慣了,失去了自由后便想著掙脫束縛。
17、一方性格太過于強勢,控制欲強,一方太過于懦弱,又不甘被控制。18、打心底瞧不起另一半,將另一半視做同屋檐下的鄰居、路人甲、搬磚工,甚至陌生人,19、有些人婚后PUA對方,以控制住對方為婚姻的樂趣,然而如今誰也不是那個甘于被控的傻子。20、將另一半當做自己的孩子,對方的經歷,又期望被自己能夠一手地栽培,
直到后來越來越遠,各奔東西。21、有的人思想愚昧,重男輕女,使得女方不被重視,要么行為偏激,拿自己老家過去的老傳統對新時代的異性來說事。22、有些人被束縛久了,想要掙脫婚姻及家庭系統,恢復單身,獲得自由,23、有些人與另一半在一起的生活徹底過膩了,想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去過。24、經濟壓力大,身累心也累,無法繼續肩負起養家糊口的重任,為此有些人便索性選擇了放棄,
25、有些雖然是夫妻,卻過成了仇人,成天相互提防著來生活,過的一段時間徹底疲倦。26、有些人則在婚前沒有約束,放縱自我,結婚隱瞞了對方,又在婚后被發現,27、有的人則太過于草率,視婚姻為兒戲,草草的開始,又草草的結束。28、有的人則發現婚后的生活壓根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從結婚以后,其實就已經想著離開,
3、為什么現在離婚的人越來越多?離婚后的日子怎么樣?
結婚,自古以來都被人們視之為終生大事。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的婚姻觀念也在發生改變,好端端的一對夫妻,好不容易建立一個家庭,過著過著就分了,走著走著就散了,十年八年的夫妻、十幾二十年的婚姻,為一句話、百八十元的私房錢,或者為贍養老人、教育孩子的觀點不同爭吵幾句,說分就分了,說離就離了,說實話,這些人簡直就是把婚姻家庭關系當做兒戲,當作孩子過家家,完全就是沒有責任和擔當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