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說響馬是土匪,那蹚將又是什么。明白這些指的其實都是土匪后,咱們說一下為什么要叫這些名字,不能空口白牙的說就是指的土匪,得說出個一二三來,二,”臣本布衣,躬耕南陽“是諸葛亮出師表自己說的,而且岳飛一千多年前路過南陽夜宿臥龍崗,含淚揮筆寫了諸葛亮出師表,這全國唯一保存真跡現在南陽臥龍崗武候祠內,成都武侯祠展示的是從南陽翻版去的。
1、河南南陽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我是東北人,按理說沒什么權力去評論南陽的,可是我的網上的朋友還真有很多南陽人,我有個微信群的群主就是南陽人,因此無疑讓我對南陽就有了更多的的好感的!還真去過南陽,所以對南陽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前些年,曾幾次去過去鄭州,有一次負責接待的朋友恰巧老家就是南陽人,在安排完去了少林寺參觀完之后,他說要帶我們幾個不錯的朋友去他們家看看,他就弄了臺中型面包車,拉了我們七八個人去了南陽,而他的老家則是在豫西的大山中,所以那一次就去了南陽,進了豫西的大山之中!那一次的南陽之行也就讓我記住了南陽,南陽的美好的印象就留在了我的心中!所以看見這個問題也就簡單的說了幾句,以表示我對南陽的的懷念,及對我那個南陽朋友的懷念之情吧!最后祝南陽的新老朋友們開心快樂,幸福安康,祝南陽更富裕更美好!【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
2、南陽臥龍崗真的是諸葛亮躬耕地嗎?
至于諸葛亮躬耕地己爭論近一千八百多年了,具體歷史資料記載我不在說了,再說自己都感覺有點啰嗦了。我只說三點:一,請襄陽說搞清,三國時一個南郡和南陽郡,襄陽歸南郡管轄,不歸南陽郡管轄,不要糾纏和南陽郡連在一起。二,”臣本布衣,躬耕南陽“是諸葛亮出師表自己說的,而且岳飛一千多年前路過南陽夜宿臥龍崗,含淚揮筆寫了諸葛亮出師表,這全國唯一保存真跡現在南陽臥龍崗武候祠內,成都武侯祠展示的是從南陽翻版去的,
3、“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是什么?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這是清末民間流傳開來的俗語,簡單來說,響馬指強盜,蹚將指土匪,其實是一路貨色,只是叫法不同,干的臟事都是一樣的,可能響馬具有流動性,而土匪有自己據點,強盜土匪基本都是黑的,偶爾也有投身革命事業的。響馬最早的個褒義詞,它是綠林豪杰的通稱,山東又多好漢,所以最出名是山東響馬,闖關東后又帶出來關東響馬,而響馬一詞的由來,古代陸地運輸主要靠駱駝、馬等,為防止牲畜走丟,會掛個鈴鐺,而綠林好漢們為彰顯氣勢,會在騎馬上掛更多的鈴鐺,聲音更加響亮,于是稱為響馬,
王德林,山東沂水縣人,響馬出身,積極抗戰,愛國將領,我們的人。這些響馬們也要吃飯,太平盛世時還能行走江湖,亂世時混不下去了,本著對路途和江湖的熟悉,干起了攔路搶劫、偷盜的行當,響馬一詞也被用壞,一說起響馬,受百姓痛恨,1923年臨城劫車案,就是山東響馬孫美瑤干的,愛國將領,抗戰時成立國民救國軍的王德林,也是關東響馬出身,
任應岐,河南魯山人,蹚將出身,后投身軍營,中將軍長,我們的人,1934年遇害。蹚將,是豫語諧音,蹚匠,蹚在豫西是徒步涉水的意思,河南地區多災,要么洪澇,要么干旱,為改善環境,常常挖溝筑堰,壘石砌壩,于是有一批專門從事石匠、鐵匠、泥匠、窯匠等,統稱為蹚匠班,他們不堪忍受貪官酷吏,團結起來換貼結拜,閑聚忙散,揭竿鬧事求活路,慢慢落草,明為蹚匠,實為殺人越貨,攻城破寨的土匪,
4、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又是什么?
我是黑嫂,我來回答。在清末民國的時候,天下大亂,餓殍遍地,很多吃不上飯的人鋌而走險,靠搶劫為生,并且各個地方對于這些人的名字叫法不一,于是就出現了諸如此類的俗話:“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其實這句話在我們這邊完整的是“山東的響馬河南的賊,東北的胡子四川的錘”,題主說響馬是土匪,那蹚將又是什么,黑嫂對于民俗這塊兒非常有興趣,對于這些也多少了解一些,所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但僅僅代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