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的衛生實在不敢恭維,南昌的交通也讓人苦不堪言。地理位置顧名思義,黃岡師范學院既然以黃岡命名,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在湖北省黃岡市,我母親是南昌新建人,我父親是湖南人,我該是半個江西人,因為生在南昌,長在南昌,有較濃厚方言的普通話,也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南昌人。
1、黃岡師范學院怎么樣?
黃岡師范學院怎么樣?要評論一所大學怎么樣,我們當然不能只從主觀映象來說,用事實說話,依然是最有說服力的一種方式。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看黃岡師范學院,1、地理位置顧名思義,黃岡師范學院既然以黃岡命名,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在湖北省黃岡市。黃岡市擁有740萬人口,是大別山南麓的一處人文重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2、學校性質黃岡師范學院是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屬于湖北省管轄。它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二本院校,這所學校設有九大學科門類,分別是:理學、工學、農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這所大學的類型是師范學院,我們也知道,目前國家對于師范類的學院有很多的扶持政策,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也比較樂觀。
3、學校歷史要追溯黃岡師范學院的歷史,那就要從1905年說起,這所大學的前身是黃州府師范學堂,從創辦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1999年,這所學校升格成為本科層次的大學,在2011年,學校獲得了碩士學位的授予權。4、院系設置黃岡師范學院共有三個校區,分別是北區、南區和西區,學校設置有18個教學學院,共有61個本科專業,13個專科專業。
學校全日制的在校生大約有一萬六千多人;專任教師有959人,其中副教授和教授有407人,博士和碩士學歷的教師則有677人,5、學術研究和交流目前,黃岡師范學院設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還設有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黃岡師范學院還與英國和美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有著穩定良好的合作交流,
從以上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黃岡師范學院無論從歷史沿革、院系設置、專業優勢還是師資力量來看,都是比較強的。你對這所大學是如何評價,相信你看過這篇文章之后,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本文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評論和轉發。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東西,(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刪除)。
2、大家覺得南昌怎么樣?
我母親是南昌新建人,我父親是湖南人,我該是半個江西人,因為生在南昌,長在南昌,有較濃厚方言的普通話,也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南昌人,或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雖然在南昌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對南昌的了解少之又少,但無論走在何方,問我是哪里人,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南昌人。有些外地人對南昌的印象是粗俗,
我怎么也不能接受,我身邊的南昌人大都有知識有文化。粗俗之人每個地方都有,為什么偏偏要給南昌人冠以此詞?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次和一個外地人聊天,他說南昌人喜歡吵架,我又陷入迷茫,怎么會呢?思來想去,問題出在語調上,原來在大學里古漢語老師說南昌話比較接近古音。現在我們聲調有四個調,比如“吃”是第一聲,南昌方言就是“恰”,第五聲,也就是入聲,而入聲就是古音,
就這個入聲,讓人聽起來不像蘇州的吳儂軟語,給人柔柔的,有教養,而是硬硬的,聲調高而不下,似乎要吵架,給人粗俗之感。南昌人被南昌話冤枉了,我現在只要聽到有人說南昌人粗俗,我總要更正一番,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稱南昌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地,徐孺子,南昌人,一生博學多識而淡泊名利、不離勞作,被人們千秋傳頌為“人杰地靈之典范”;黃庭堅,南昌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陳恕,南昌人,大宋一代名臣;熊良輔,南昌人,元朝文學家,譽滿江南的文學家,且精通易經;汪大淵,南昌人,元代民間航海家、旅游家;朱耷,號八大山人,南昌人,清代著名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劉和珍,南昌人,民國學生運動領袖,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贊揚她是一位具有“干練堅決、百折不回”氣概的“真的猛士”,是“為了中國而死”的青年;中國現代生物學的奠基人胡先骕,南昌新建人,被譽為“植物分類學之父”;黃秋園,南昌人,現代山水畫大家我這里列舉的只是冰山一角,而現在出名的文人居多,科學院院士也不少哦,而文藝界比較跑火則是黃磊、鄧超,南昌真可謂人杰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