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就難在第二層,怕就怕在第二層,就是古董古玩要對接金融,要著史立傳,要進清華北大博物館。古玩鑒定只要是學會的,認知率40-50%是人的極限,它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它要涉及邏輯學,密碼學,加解密學,相對論,量子學古玩鑒定學只是一個小部分。
1、古董古玩交易中心,如何規范古玩真偽鑒定?
首先要分開的古董古玩的兩個層次,一個是玩的層次,這個層次不用多論了。現在的考古專家,文博專家,長時間一線的古玩店高手都可以滿足,難就難在第二層,怕就怕在第二層,就是古董古玩要對接金融,要著史立傳,要進清華北大博物館!!這層的鑒定是可怕的。它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它要涉及邏輯學,密碼學,加解密學,相對論,量子學說,古玩鑒定學只是一個小部分,
這層只有鑒定天才能完成。第一層,實質是真假鑒定,它是事物本質的區別,比如一個饅頭,是真饅頭還是假饅頭,你吃下去就知道了,它是沒有爭議的。但你要說這個饅頭是上午蒸的還是下午蒸的,這就難了,第二層是時間差異!非得天才不能完成鑒定的歷史重任!何為天才?他是一生下就會,不是學會的。古玩鑒定只要是學會的,認知率40-50%是人的極限,
2、哪里可以鑒定古董?
一件瓷器仿得再真,總是有破綻的。理解透了很簡單,第一、老瓷器表面沒有火光,沒有強烈的亮光第二、老瓷器表面光澤柔和,觸摸溫潤柔滑第三、老瓷器表面一定有劃傷紋,就是細碎的牛毛紋痕跡關于釉面的自然劃痕牛毛紋痕跡,老瓷器往往是雜亂無章的,拙劣做舊,牛毛紋往往是規律有序,近似平行繞圈劃紋。我們舉個例子,手機屏幕,為什么用得越久,屏幕越花,沒有以前清晰,
這是什么緣故呢,道理和瓷器一樣,手機經過使用磨損,認真地看,手機表面屏幕形成了密密麻麻的細碎劃痕,使其變得不光亮如新,陳舊了,這就是退去火光的原因。一件老瓷器也是一樣,歷經數百年,表面能不磨損嗎?磨損舊了,釉面自然退去火光,老瓷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在這些磨損的細碎劃痕里,逐漸滲透上油漬和灰塵,在生活中經過頻繁的觸摸,自然就變得特別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