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還有五大準一線城市。按照民間的劃分,青島不算一線,而被評為新一線城市,等級相對一線城市來說低一點,全國的新一線城市有15個,而一線城市只有4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北上廣深,無論是經濟實力、產業實力還是綜合實力,北上廣深都擁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青島與之相比,差距依然較大。
1、青島到底算不算一線城市呢?一線城市標準有哪些?
按照民間的劃分,青島不算一線,而被評為新一線城市,等級相對一線城市來說低一點,全國的新一線城市有15個,而一線城市只有4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北上廣深,無論是經濟實力、產業實力還是綜合實力,北上廣深都擁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青島與之相比,差距依然較大。其實所謂的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只不過是民間有關機構的劃分,國家不僅沒有對城市進行劃線等級,也沒有公布相關的劃分標準,因此一線城市標準有哪些,也根本沒有公認的衡量標準,
青島是山東省的經濟中心,是一座繁華的國際性港口城市,擁有一批高知名度的企業,比如海爾、海信、青島啤酒、澳柯瑪、英派斯、雙星等。青島是一座開放性包容性比較強的城市,在青島的外籍人士數量僅次于上海和廣州,位居全國第三,青島每年也吸引了大批的外來游客,而且被GaWC組織評為世界二線城市,在國際上擁有一定的知名度。
2、山東青島到底是幾線城市?一線?新一線?二線?
從綜合實力來說青島邁不進一線城市,青島地處祖國的北方,除了北京,天津二位大佬外青島名副其實的北方第三城,如果從地域劃分青島可以稱為北方一線城市。但是從全國來講青島的實力,尤其是經濟實力離南方發達城市還有不小的差距,頂多也就算二線城市,青島地理位置和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步幅比前幾年慢了些。
不過現在隨著院士港的建成人才引進有了顯著的提高,聞名遐邇的袁隆平院士就常年住在青島的城陽地區研究海水稻。目前青島對高技術人才的引進絕對是肯花血本的,看看院士港的條件和待遇絕對讓人吃驚,也顯出了青島在這方面的決心,青島的經商環境不是太好,肯定比不上南方,這也是受氣候和習俗的影響。南方可以做一天生意,青島晚上基本上沒人,
比如城陽區中午飯館開業的都很少,大都晚上開業。而市區9點以后店鋪飯館大都打烊關門了,沒有夜生活是青島一大弊端,也是影響商業發展的阻礙,青島旅游業還是很發達的,但是也是季節性的,這也沒辦法北方就這樣。不能和南方那些旅游城市相比,青島副省級城市,08年奧運和峰會的召開大幅提高青島的知名度。氣候環境、人文歷史青島還是有不錯的底蘊,
3、山東青島成為一線城市的話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雖然青島具備很多優勢,比如氣候環境好,旅游產業不錯,傳統制造業強大,但是青島同樣具備四大劣勢,成為新的一線城市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國內有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還有五大準一線城市:杭州武漢成都天津重慶,五大城市都在發力,想成為新的一線城市,青島在與這五個城市的賽跑當中脫穎而出,我認為是非常困難的。第一點,青島在新一輪的產業技術革命當中已經落后,
青島的傳統制造產業曾經占有比較靠前的地位,比如海爾海信澳柯瑪等等白色家電產業,曾經興旺一時。也許恰恰是因為傳統制造產業過于發達,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時候,反而無暇顧及或者說不愿意涉及,導致青島現在的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新技術發展不好也就意味著城市發展后勁不足。第二點,相較于其他幾個城市,青島的教育并不領先,
除了中國海洋大學,勉強算個有特色的985高校之外,其他一眾高校都不算太強,自身人才的造血機能不足;同時,由于青島以傳統制造業為主,薪資不高,對人才的吸引能力不強,外地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往往第一選擇不會是青島,所以青島的人才儲備并不厚實。第三點,青島缺乏廣闊的發展大后方,環視山東境內,幾乎全是對手,很難有城市,愿意做青島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