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深圳是一個有夢有活力的城市,你要是不努力就會被淘汰,深圳虐我千百遍我待深圳如初戀。很神奇,深圳是家以外第二個讓我又歸屬感的城市,能在深圳找到歸屬感的人大概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深圳的人吧,在深圳,很少能夠看到年紀比較大的人,基本上都是年輕人。
1、三十歲去深圳做創業怎么樣?
創業不分年齡,很多著名企業家都是四五十歲才開始創業的。聯想創始人柳傳志40歲創業,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42歲創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44歲創業,所以創業不需要看年齡,但一定要有決心和激情!當然更重要還要有眼光和運氣。很多企業家的發家史都和行業轉折期密不可分,比如阿里的成就來得益于國外網購興起,比如華為的崛起得益于通訊行業的井噴式發展。
在行業轉折點之后較長時間才起步的創業型企業,很少有能夠做到行業頭部水平的,反之失敗的比例會更高,當然,如果是一個新興行業,或者處于尚未被認可的局面,那么能否成功就在于自身對于行業看法以及堅持了。2000年前后,互聯網行業經歷寒冬,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倒下了,其中包括一些拿到大投資的公司,而現在幾個互聯網巨頭公司,都是當年決定堅持下來的,都是當初拿股權抵工資的。
所以像百度、阿里這些公司上市之后,就連當初的清潔工和前臺都有股份,至少都有幾百萬身家,再進一步細分到行業內的新興環節,比如頭條和抖音,都是以新穎的方式開辟了行業內的新領域。但一樣也是先入為主,后邊模仿者無數,流量卻只能望塵莫及,此外就是資本,不要輕易相信什么白手起家,真正白手起家的僅僅鳳毛菱角。有人說馬云、任正非、柳傳志白手起家,馬云90年代能花50多萬買房,任正非90年代能在親友圈借出上百萬,柳傳志能在90年代備貨幾十臺電腦,這個級別的白手起家相當于現在身家幾百萬的富豪了吧?所以對于深圳這樣經濟前沿的城市,創業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和消耗,想有強勁的立足資本以及拓展市場的空間,那么深圳的租房和用工成本就是頭等大事,
2、在深圳工作是什么樣子的?
我覺得深圳是一個有夢有活力的城市,你要是不努力就會被淘汰,深圳虐我千百遍我待深圳如初戀。很神奇,深圳是家以外第二個讓我又歸屬感的城市,能在深圳找到歸屬感的人大概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深圳的人吧!工資沒有很高,工作沒有多好,生活一般,但卻喜歡著這座城市,在深圳,很少能夠看到年紀比較大的人,基本上都是年輕人,購物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