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中所有建筑或生產制造費用只要是均勻投入的,都按期中來計算,不管是終值還是現值,這個教材上應該有說明的,可能你沒仔細看假設開發法靜態開發和動態開發的區別,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是兩種有著質的區別的分析方法,二者分析的前提不同,二者適用的條件不同,因此二者得出的結論常常不一致,甚至常常相反,在現金流量法中,樓價的求取中折現率的確定以及折現系數的確定,在扣除銷售銳費時,就不能再折現了資產評估假設開發法計算,因為是均勻投入,所以按期中來計算,假設開發法中現金流量折現法那個折現年限如何確定。
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是兩種有著質的區別的分析方法,二者分析的前提不同,二者適用的條件不同,因此二者得出的結論常常不一致,甚至常常相反。必須記住的是:靜態分析的結論是不能用動態資料來驗證的,也是不能同動態資料來證偽的。動態分析因為考慮各種經濟變量隨時間延伸而變化對整個經濟體系的影響,因而難度較大,在微觀經濟學中,迄今占有重要地位的仍是靜態分析和比較靜態分析方法。在宏觀經濟學中,特別是在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研究中,動態分析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為是均勻投入,所以按期中來計算。就是假設你在今年要均勻投入120萬,每個月10萬,計算的時候為了簡便就以半年記期折現或資本化處理。100*60%/^0.5就是第一年的均勻投入進行折現;100*40%/^1.5是在第一年沒有使用,在第二年均勻投入,所以記期是1 0.5年進行折現。資產評估中所有建筑或生產制造費用只要是均勻投入的,都按期中來計算,不管是終值還是現值,這個教材上應該有說明的,可能你沒仔細看
其實是一樣的,在第一題中,銷售稅費總額的那個式子其實也就是在第一個式子改造后的商場總價值折現之后得出的1785.71萬元的基礎上乘以百分之六。而第二題,銷售稅費總額是用3403.78萬元乘以百分之6,那個3403.78萬元是本題第一個式子中續建完成后的寫字樓總價折現以后得出來的價值。所以兩道題都是在建筑物折現后的價值乘以百分數得出來的銷售稅費,因為建筑物總價值已經折現過了,銷售稅費不能再折現。在現金流量法中,樓價的求取中折現率的確定以及折現系數的確定,在扣除銷售銳費時,就不能再折現了
4、假設開發法中現金流量折現法那個折現年限如何確定?不均勻投入和均勻投...那么題目的算法是均勻投入,看作年中投入,也就是在0.5年投入,第二年在1.5年投入,題目應該是提示的。是否均勻投入,都應當把握住投入的時點與折現年限的關系,以起始點為0,第一年末為1,第二年末為2,如果是按月均勻投入的話,可以以半年為計算點,就是上面的第一年為0.5,第二年為1.5,當然也可以以每月為周期,這樣就稍顯復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