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讀書然后工作有8年時間了。安徽,260.1萬10,湖南,22.8萬安徽是湖南的11倍,安徽離上海較近,安徽戶籍人口7132萬,省會合肥市的規模較小,無法提供大量的高薪崗位,合肥在20年前,GDP只排在第82名,只有413億人民幣而上海當時的GDP高達5409億,上海是合肥的13倍,安徽人當時戲稱安徽北部省會是南京,安徽南部省會是杭州,整個安徽省的省會是上海,當時安徽人無奈的自嘲,而現在的合肥已經很強了,GDP與上海的差距從13倍縮小到4倍了。
1、上海的外來人口大約有多少?
上海市,1049萬外省人,來自哪十大省份?1,安徽,260.1萬10,湖南,22.8萬安徽是湖南的11倍,安徽離上海較近,安徽戶籍人口7132萬,省會合肥市的規模較小,無法提供大量的高薪崗位,合肥在20年前,GDP只排在第82名,只有413億人民幣而上海當時的GDP高達5409億,上海是合肥的13倍,安徽人當時戲稱安徽北部省會是南京,安徽南部省會是杭州,整個安徽省的省會是上海,當時安徽人無奈的自嘲,而現在的合肥已經很強了,GDP與上海的差距從13倍縮小到4倍了。
合肥是過去20年來,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未來隨著合肥的發展,安徽人會出現回流。而湖南人,去廣東的比較多,深圳最多的外來人口就來自湖南,2,江蘇,150.3萬9,福建,26.3萬江蘇與上海相鄰,江蘇蘇州下面的昆山縣,與上海市地鐵,兩個地方在2013年的時候,就實現了地鐵相通,很多人居住在昆山,工作在上海,江蘇南通的兩個鎮在崇明島上,崇明島的大部分區域屬于上海崇明區,江蘇與上海相接的南通,蘇州,兩個城市人口之和超過2千萬,江蘇與上海的發展算相輔相成,江蘇省的GDP接近上海的2.6倍,單單蘇錫常地區,人口和GDP都和上海差不多,上海最近幾年在限制人口進入,江蘇人也會出現回流潮,
3,河南,78.2萬8,山東,37.7萬河南戶籍人口超過1個億,省會鄭州經濟不強,無法吸收大量人口,河南人去江浙滬工作的很多,山東,河南人口太多了,除了去上海,杭州,蘇州,南京也有不少山東人,河南人。各地都在爭搶人口,4,四川,62.3萬7,湖北,40.7萬四川戶籍人口超過9千萬,因為成都現在建設得不錯,大量人口,從省外回流到成都工作,在上海的四川人增速放緩。
四川,湖北兩省的大省會戰略非常成功,中西部這么多省份,只有武漢,成都兩個城市進入十強榜,重慶面積人口太大,更像一個省,不具備可比性,6,浙江,45萬5,江西,48.6萬浙江雖然離上海很近,但浙江當地經濟發達,大部分浙江人在上海經商為主,人口總數有限,同時浙江與上海接壤的嘉興市,人口數量遠不如蘇州,南通,上海的戶口很值錢,但現在即使在上海買了房,也無法落戶,子女只能回老家高考,上海也不愿意大量落戶吸收人口。
2、你對安徽人的印象怎么樣?
現在不黑河南,又開始噴安徽,十足的地域黑,我年齡大了,也不說空話,我對河南人沒有好印象,幾次上過河南人的當,但是我對安徽人印象還是蠻不錯的,我和安徽人干了幾年活,安徽人對人熱情,能吃苦耐勞,記的我十年前和安徽老板在一起干建筑活,到秋麥兩忙把工資全部都給結清,甲方有時錢不到位,就用自己的錢墊上,老板說,農民也不容易,要用錢買化肥,種子,不能虧了農民工。
3、為什么浙江一些地方流行徽派建筑?安徽有很多人移民浙江嗎?
謝謝邀請,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中國傳統建筑流派說起,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的地和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民居形式,進而演化成了多種建筑派系,根據不同風格和用途,中國傳統建筑大致可把中國傳統建筑分為六個派系,即徽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六大建筑派系,六大傳統建筑派系中,又以徽派建筑名氣最大,影響范圍最廣。
徽派建筑又稱徽州建筑,受贛派建筑影響,是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實際上,在江蘇、江西、湖北等省也能見到徽派建筑的影子,那么,浙西地區不是安徽,為何又流行徽派建筑呢?這不但有著地域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的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