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算廣東省的話,應該是湖南省,廣西省的人在廣州深圳打工的人最多。從上面的幾個人的選擇可以看出來離開深圳有兩大原因,我覺得還是廣東省本身的人在這兩個城市打工的人最多,陜西、河南、河北的北方人在廣州深圳上班的也不少,我上班的公司也有不少的同事是來自北方的,比例不是最多,但也不少。
1、深圳月薪過萬的人有多少?
一說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萬元月薪在這里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水平。的確,深圳的薪資待遇在全國是一流水準,月薪萬元的占比居全國前三,但是這座萬元月薪滿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為深圳高端企業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現狀。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見,萬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約只有100:1,月薪3萬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雖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萬元級別的高達到近20%,月薪3萬以上的占比高達2%,這這意味萬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萬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現了斷崖式薪資差別的情況,就是說四五千的是基層,一萬的也是基層,一萬的都不相信我這薪資都基層了,怎么還會有這么多四五千的?那當然就是行業不同所導致的,就像軟件行業基層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層一個待遇?不論服不服,多個統計機構的統計結果也都是如此,月薪萬元占比2成已經是往多了說,別把高薪城市的現狀當成神話,更不要總拿“我身邊都XXX月薪”,每個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萬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這個水平,這是由你所處行業和所在環境所決定的,
2、在深圳打工十年,有多少人感覺到了迷茫?
同在深圳,曾經很迷茫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能長期堅持做好的的事情。期間請教過很多同齡人長輩以及陌生人,他們給的答案各不相同。慢慢邊摸索邊嘗試,現在找到了屬于自己道路,也就是一個長期努力和付出的方向,回頭看看以前走過的路,其實迷茫是我們自己的,別人給的建議始終是別人的,聽的越多越是束手束腳,不知如何抉擇。
最好的就是冷靜下來,理性分析自己適合做什么事情,喜歡以及想要做什么事情,適合做的一般都能拿下來,喜歡做的事情,能長期堅持;而想要做的事情,就必須做出改變,付出非常人的努力。外界給的建議除了幫助拓寬眼界,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想好了卻下不了決心去行動,改變,終究也還是迷茫。用一句話結尾,很多時候迷茫是因為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
3、一般在深圳工作十年,有多少人能買深圳的房?
在深圳工作十年買房的,基本集中在這幾類人:1、華為騰訊,銀行等知名公司的員工,包括絕大多數基層員工,他們一直拿著遠高于社會平均的收入,而且又有周邊同事買房的示范作用。2、公務員、事業單位絕大多數人和國企央企的中層干部及以上,這些人收入穩定,收入也較好,有買房的意識,3、廣大較有規模私企的高層和較成功的生意人,這些人收入不穩定,但是手里現金流多,能一次性拿出很多錢,基本也會買房。
4、家里條件好,雙方二三線城市父母單位好,有一定的積蓄,擔負首付,子女月供,5、剩下的,就是廣大很想買房但是無能為力的人,這些人最難受,比如廣大央企國企基層員工、一般的公司主管或者部分經理,這些人年薪十幾萬到二十萬,家里條件一般,省吃儉用,一年存下十萬八萬,或者三五萬,高不成低不就,回老家不甘心,而且工作也不如現在的,留深圳難受。
4、為什么感覺現在來深圳打工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個問題我想從我身邊的人和事說起,最近我辦公室辭職三人,注意:他們是辭職回內地,而不是跳槽在深圳另找工作。我同他們三個人都談過話:第一個是一個漂亮的女生,湖南人,春節剛過就提出辭職,主要是她父母要求的,說孩子在深圳賺不到錢,又耽誤了青春,看到網上說深圳那么多剩女,做父母的非常擔心好白菜都爛在地里了,無論如何也要回湖南,現在長沙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