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何北門發展不好呢。年成立國家級天府新區,成都大力發展南邊,發展速度快,成績斐然,但“北改“也一直在進行,相對天府新區是發展慢了點,但是未來可期,從上面這段文字,我們可以很好的理解,未來成都是怎樣的一個規劃方向,謝謝邀請~~目前來看,應該屬于成都高新區和龍泉驛區發展的比較好,天府新區的發力尚待時日。
1、成都哪個區的發展比較好?
謝謝邀請~~目前來看,應該屬于成都高新區和龍泉驛區發展的比較好,天府新區的發力尚待時日。成都22區縣各區GDP超千億的只有高新區、龍泉驛區、金牛區、青羊區、武侯區和錦江區,高新區包括高新西區、高新南區,18年的GDP達到1877億元,是很多國家級示范區,比如高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園區等等。
近幾年,經過10多年的發展和建設,高新區各項配套設施和城市基礎建設日趨完善,金融城區域、孵化園、軟件園、環球中心、大源區域、桂溪公園、錦城湖、天府新谷等等,吸引了很多人才和公司落戶于此,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龍泉驛區是成都東部副中心,18年的GDP為1302億元,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水蜜桃之鄉”每年三月的龍泉桃花節影響力也是甚廣,
區域主打制造業和航空產業,四川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2018年全國工業百強區,成都國際汽車城也位于區域內。金牛區2018年的GDP達到1196億元,記憶中很多大型的批發市場、商貿中心都建設于此,一直以來北邊給人的印象就是臟亂差,雖說今年稍微有一些改觀,但是還是差距不少,天府新區2018年的GDP為429.1億元,天府新區應該是未來成都的發展方向,主要方向是創新、金融、服務、智造等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目前算是起步階段,不管是城市的基礎建設,還是交通、醫院、學校等配套設置都不是很完善。
2、成都市郫都區北門成灌路以西未來發展如何?
成灌路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道,郫都區北門,現在指的應該是以老成灌路為界,郫都城區郫筒以北的區域,這片區域在郫彭路以東,主要屬于紅光鎮管轄區域;郫彭路以西,主要是郫筒及新民場管轄區域。紅光鎮這一片區域,萬達廣場對面,老成灌路以北、港泰路以南,是規劃的新經濟產業園,即原來的小微企業創業園,是菁蓉鎮創業成果轉化基地之一,也是郫都區軍民融合產業園區。
3、北門為什么只發展新都不發展青白江?
我不曉得你這話從哪里聽到的,新都和青白江都是成都主城區,都是中優的一部分,會共同發展的,青白江相對來說,離成都較遠,但成都新的規劃已經明確青白江的發展方向,即成都北部重要的機器制造和物流中心。并將成立了青白江自貿區,為的就是大力發展青白江,預計后期還會修建到青白江的地鐵,那時青白江就真正融合到成都經濟圈了,
4、為何成都北邊發展不好?
各有各的說話:有的說北門這邊沒有政策;有的說北門這邊人多素質差;有的說北門這邊基礎設施差;有的說北門這邊治安差、管理混亂我覺得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那究竟為何發展不好呢?首先,我談談從九幾年開始一路向北走的感受。第一次從蓉城外的川內小鄉村里,跟著哥哥來到我們老家長輩人親切稱為“成都省”的大都市,回想當時像是坐公交車,車里人山人海,凡是能坐能站的地方都有人,那個時候超載都是正常的,路上顛簸四個多小時,終于到達了青龍警署,在路邊下了車,現在應該叫昭覺橫街吧,步行去我哥住地方—駟馬橋,
初到省城,感覺非常好。周邊有好多五金之類的工廠,旁邊還有個火車貨運站,有個水果批發市場,當休息時還經常步行去荷花池逛逛,那里的衣服很便宜,回想起來,那時成都北門確實很差,晚上都是聽著機器轟鳴聲睡覺,現如今,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三環路、第一繞城路等基礎設施的建成和完善,荷花池、川陜停車場、駟馬橋停車場、五金之類的工廠搬離,城市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