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淅川石槽溝——歷史典故傳下來的飛地在河南淅川縣同樣有一塊神奇的飛地——石槽溝,這個村子有點像中國孤懸海外的臺灣島,飛進了湖北的深山里。從此,河南范縣縣城在山東莘縣櫻桃園鎮的“包圍”下成為一塊獨特的“飛地”,下面我們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下河南與眾不同的神奇飛地。
1、一腳踏兩縣,一街跨兩省,山東河南交界的范縣飛地是如何形成的?
地理答啦:這要從范縣的歷史說起。范縣歷史悠久,自漢高祖年間(公元前206年)置縣,因為地理原因,范縣縣城從古至今有過四個縣址。置縣之初是在今范縣張莊鄉舊城村;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黃河泛濫,范縣縣城被迫遷往今山東莘縣東南部的古城鎮;后來,再由古城鎮遷往今位于櫻桃園的范縣老城,歷史上,范縣一直屬于山東聊城。
1963年,金堤河流域連降暴雨,雨水從上游的河南省洶涌而來,下游的山東范縣、壽張兩縣水深近兩米、農田被淹,受災嚴重,為阻止洪水下瀉,范縣在省界筑壩攔阻,使得金堤河行洪受阻。為此,山東、河南兩省因水而糾紛不斷,1964年2月,國務院以“特急國水[1964]86號文”決定,采取區劃調劑的方法處理兩省之間的水事糾紛,將河南省東明縣劃歸山東省,撤銷山東省壽張縣,將壽張金堤以南五個區并入范縣,范縣金堤以北五個區劃歸莘縣,壽、范兩縣的金堤河南部歸并成范縣,劃歸河南省。
為便于防汛,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將范縣縣城留在山東,縣城附近的金村、張扶村劃歸范縣,而范縣城關(櫻桃園)區仍歸山東,區劃使金堤河水順利流入黃河,使豫、魯兩省矛盾緩解。從此,河南范縣縣城在山東莘縣櫻桃園鎮的“包圍”下成為一塊獨特的“飛地”,范縣縣城擱置在距縣界5公里外的山東莘縣境內,也阻礙了縣城的發展。那么又有讀者要問了:為什么山東河南兩省要以金堤河為界呢?范縣縣城為什么必須留在金堤河以北呢?這是因為黃河以北、金堤河以南、向東至金堤河與黃河交匯的三角形區域,是規劃的蓄洪區,一旦黃河汛情突破警戒水位,為防止黃河決堤,萬不得已時就要主動將洪水引入這片區域,那時金堤河以南平地水位將高達兩米,整個范縣都有可能沉入水底,所以才將縣城留在金堤河以北,包括后來的臺前縣縣城也是在金堤河以北,
2、甘肅的飛地很多嗎?為什么?
甘肅有三塊較大的飛地,它們從北到南分別是酒泉肅北蒙古自治縣,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白銀靖遠縣。肅北蒙古自治縣的馬鬃山鎮是與縣城部分不相連的,中間被敦煌、瓜州、玉門所隔開,馬鬃地區也是甘肅唯一與蒙古國接壤的地方,至于為什么是飛地是因為這地方本來是額濟納旗(當時歸甘肅管轄)馬鬃山地區的,后來額濟納劃給內蒙時甘肅為了保住邊境省份的資格,向中央提成把馬鬃山一部分劃歸甘肅肅北蒙古族自縣,所以就形成了飛地。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有三塊飛地,除了大部分面積在本土以外,明花鄉在高臺縣西部,皇城鎮在山丹縣東部,大泉溝鄉在民樂縣中南部,至于為什么會形成飛地呢,是因為當時在地域劃分的時候由于這里是裕固族聚居區,為了便于管理,就統一劃歸肅南縣了,其中黃城鎮距離縣城有500多公里,是肅南最遠的飛地。靖遠縣由南北兩塊面積大小差不多的土地組成,中間被平川區隔開,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劃分,是因為原來的平川區(以前是靖遠縣)煤炭資源豐富,為了便于集中管理,就專門成立了平川區,這樣,靖遠縣就被一分為二了,
3、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飛地?
大到省級小到村級,在中國很多都存在著飛地,而在國外甚至國家級的飛地也都存在,故不同級別、不同地區形成飛地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河南因為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復雜,所以很多飛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下面我們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下河南與眾不同的神奇飛地,一、范縣——“插入敵人心臟的飛地”在河南范縣縣城有一條由南街和北街組成的大街,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哭笑啼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