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動物園幾年前曾經有過兩只大熊貓,一只因為生病,動物園沒有盡到職責,導致這只大熊貓死亡,成都熊貓培育基地來人調查后發現,另一只熊貓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把另一只熊貓運回了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鄭州動物園從此沒有了大熊貓,近幾年也不可能有,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已經告知鄭州動物園不會再送熊貓給鄭州動物園了。
1、為什么鄭州動物園沒有大熊貓?
鄭州動物園幾年前曾經有過兩只大熊貓,一只因為生病,動物園沒有盡到職責,導致這只大熊貓死亡,成都熊貓培育基地來人調查后發現,另一只熊貓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把另一只熊貓運回了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鄭州動物園從此沒有了大熊貓,近幾年也不可能有,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已經告知鄭州動物園不會再送熊貓給鄭州動物園了。,
2、大熊貓變成全白色為什么?
2019年5月,四川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到一只“特殊”的大熊貓,這只大熊貓一改黑白配色的形象,以全白的毛發出現在了我們面前,許多小伙伴調侃道:這是打印機缺墨了。雖然在我國的古籍中曾經有“白熊”的記載,但是白熊到底是指黑熊、棕熊還是大熊貓,卻沒有詳細的說明,畢竟在這只白色大熊貓之前,黑熊和棕熊都被發現有白色的個體,所以比較嚴謹的說法就是:這是世界上出現的首例白色大熊貓,
那么,大熊貓為何會變成白色呢?這對大熊貓的生存有沒有什么影響呢?除了白色大熊貓,還有沒有其他顏色的大熊貓呢?今天我們就一口氣把這些問題弄清楚。白色棕熊大熊貓為什么會變成白色?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寶,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大熊貓是我國獨有的熊科動物;第二,大熊貓屬于“活化石”(類似的物種都已經成為化石了,大熊貓屬下的唯一物種)物種;第三,大熊貓擁有著黑白的毛發,看起來非常的萌,
因此,黑白毛發是大熊貓的標配,也是它受世界人民喜愛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一種動物的毛發都是經過漫長的演化得來的,在它們生存的環境中,它們的毛發是一種保護色,讓它們可以更好地隱藏自己的,大熊貓也是如此,它們生活在光線較暗的竹林中,它們身上黑色的毛發與深色的樹干融為一體,白色則與透過樹葉投射在地面上斑駁的光線融為一體,尤其是在冬季,地面有積雪時,它們的保護色會更加的明顯,
既然,這樣大熊貓為何會出現純白色的體色呢?一般情況下,動物出現全身白色的毛發無非有兩個原因:白化病和基因突變。白化病是由于黑色素缺乏導致的,而黑色素的合成通常是由酪氨酸酶控制的,當酪氨酸酶缺少或者功能減退時,就會發生黑色素無法正常合成的現象,進而導致白化病,而基因突變是許多白化動物出現的誘因,比如孟加拉白虎、白化棕熊等等,這些動物都是因為體內控制毛發顏色的基因A477V中的白色(W)基因座出現了突變,這導致了它們的毛發原本的顏色合成出現了問題,從而只顯示白色基因座的顏色,此時它們的體色就會成白色。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正常的孟加拉虎白虎是有黑色條紋的,而它們的黑色條紋是由另一個名為“寬帶基因座”的基因控制的,只要它不發生突變,孟加拉虎白虎就是白底色,黑條紋的,如果發生了基因突變,黑條紋就會變為棕紅條紋,那么,這只罕見的白色大熊貓是哪個原因導致的呢?從拍攝的圖片看,白色大熊貓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那就是眼睛呈粉紅色,這是典型的白化病的癥狀,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的白色,眼睛是正常顏色的。
相比較黑白大熊貓,白色大熊貓在野外更容易暴露自己,這顯然是不利于生存的,還有其他顏色的大熊貓嗎?白色大熊貓如何在野外生存?01棕色大熊貓大熊貓除了這只白色的,還發現了7只棕色的,最早的一只是1985年陜西一位村民在陜西秦嶺的佛坪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每隔幾年幾乎都會發現一只,截止到2021年的4月,一共有7只棕色大熊貓被發現。
關于棕色大熊貓出現的原因目前主流的說法有兩個:第一是“返祖說”,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可能是這種淡色的體色,所以大熊貓出現了返祖現象,這個說法倒也說得通,畢竟進化得如此“完美”的人類還會出現返祖現象(比如毛孩、先天長尾巴的嬰兒)。第二是基因突變,因為棕色的大熊貓也是由棕色和白色組成的,這顯然不是白化病,而棕色與黑色非常接近,當黑色素合成能力較弱時,它們的黑色就可能變為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