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女朋友和你都是二婚都42歲了,她母親還要你18萬彩禮,這是怎么一回事,都這么大年紀啦又是二婚還要這么多彩禮,我覺得實在有點過份也不合情理,二婚女兒應該不歸她老人家管吧,如果是為了她女兒幸福就更不應該這樣做,這不是賣了又賣嗎。后來我們的日子稍好,出一半錢幫老兩口蓋房,經常給老兩口生活費。
1、在河南農村娶一個媳婦需要多少錢?婚后壓力大嗎?
謝謝邀請:就拿我兒子來說吧,坐標:河南,信陽,現在男孩找媳婦太難了,人也現實,明知你有錢,在城里沒房,就沒人給介紹,含男孩帥氣也不行,要找好媳婦房子還要在市里最好小區才行,但還要有人源。本人的兒子90年出生,從十八九歲就有人包括他自己談都沒成,原因城里沒房,其實96年就蓋全封避的上下5間樓房,沒辦法只好到信陽買房吧,我們都在外打工,每年很少回來,第一次全家四人請假一星期,沒買成花掉六七千,原因是不常在家,根本就不知那賣房,
第二次第六天才通過孩子舅買到的,房價4千8一平,12年大部分工資都在2,3千左右,全款需伍拾多萬,作為一打工者就是全家四口大打也不行的。沒辦法只能房貸了,首付連房產證近20萬,一班人各種開銷又花6千多,房買了,介紹人自然多了,每年都要回個三五趟相親,這樣不行呀,每回一趟都要花費和扣工資,最后就有四五個回一趟,緣分也到了,首次見面吃飯花了一萬多,后來各種開銷大概十三萬多,現還欠著房貸,只說我們自己,結個媳婦連房子也就一百一二拾萬。
2、河南南陽彩禮多少錢?
謝謝邀請;我的老家就是南陽宛城區的,剛好這幾天我就在南陽,對婚姻嫁娶方面的事,做了一些了解,在男女婚配的事上,男方給女方彩禮的這一關是必不可少,可以說給彩禮高的便成了家庭的重災區,南陽可以說是500里小平原,人口眾多,男多女少的現象十分嚴重,嫁姑娘要彩禮的現象從古一直延續到今,彩禮的金額可以說是節節高升,就如同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南陽有好多個縣,縣與縣要的彩禮不同,市區與縣城要的彩禮也不同,鄉村與縣城要的彩禮又不同,有高有低,可以說就沒個準,年前我姑的孫子結婚,是屬于南陽市的,給了女方八萬元彩禮。去年我有一個在唐河農村的朋友的小兒子結婚,花了20萬元彩禮,就是這兩天我與當地的好友聊天,在談到彩禮的這個問題時,他們說,少的不低于六萬元,多的可以給出三,五十萬元,這要看貧富而定了。
也有人告訴我全看老丈人和和岳姆娘是不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彩禮要多少,全看女方家庭貧富而定,我在瓦店街上有一位朋友,去年女兒出嫁,問男方要了十萬彩禮,貼進去五萬,一共15萬作為女兒的嫁妝。我稱贊朋友說他思想境界高,但我的朋友卻告訴我,像他這種倒貼的陪嫁,在莊戶人家中大有人在。由此可見,要彩禮高的有,走走形式不要彩禮的人也有,我估計一般都在十萬左右吧!,
3、男女雙方都是二婚,該不該給女方彩禮錢?
誠謝提問!中庸視野認為,婚姻的幸福不是由“彩禮”決定的,而是找到合適的人和用心經營來的。彩禮“陋習”早該拋棄,本人一貧如洗時,來到千里外謀生時,有老兩口默認本人與其女兒“裸婚”。后來我們的日子稍好,出一半錢幫老兩口蓋房,經常給老兩口生活費,他女兒現在是我們小家的“家長”,經常當眾指責我們父子三人,而我們也得“乖乖”聽話。
我也給了他女兒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她偶爾和朋友聚會,兩三點才回家不是個事兒,和男女同學一起喝小酒唱歌也是自然,老兩口沒收到彩禮,卻得到了遠遠高出彩禮的實惠(而且還將長期收下去),讓村里某些收過“彩禮”的養女人非常羨慕。彩禮是作價(賤)女人的標志,是男權(封建)社會留下的陋習,雖然從文化角度來看,適度的彩禮的確可以活躍社會氣氛,但相互攀比、節節高升,拖累年輕人未來的家庭幸福就不好了。
4、我各我河南女朋友二婚都42了,她媽給介紹對象要彩禮18萬她說河南都這樣?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