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是在上海,當地的超市工資是2000多元。她們兄妹5個,每個人現在都有一到兩家的超市,起初是老大開的第一家,“雇兩個人的費用是一個月4000元,又不會出現什么實質性的好處,如果我放任不管,每個月只會丟失1000元的商品,而這些貪小便宜的人會再次光顧我的超市,他不會每次都偷東西吧。
1、溫州人似乎喜歡開超市,真的是這樣嗎?為什么?
為什么溫州人喜歡開超市?說起這個事,我最有發言權,我之前的幾任老板都是溫州人,不是說溫州人喜歡開超市,而是溫州人知道超市是所有現有行業里風險最低的,而且溫州人團結,以及一些優良的傳統導、前輩經驗導致他們在超市這行越做越大,越來越多。溫州人開超市生意為什么那么好?要知道不管干什么都離不開經驗,雖然經驗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但在溫州人眼里什么經驗最多?那肯定是經商的經驗,
在民國時期江浙滬一帶根就多商人,所以溫州人從骨子里就比普通人多一些經商基因。我眼里的溫州人,他們與別人的想法不同,我的老板之一,剛起步創業時只有一家400平的超市,火爆的那幾年,日營業能在4萬以上,每次盤點平均下來每月丟失的商品接近千元。超市加上自己家人,滿打滿算只有7個人,我問他為什么不增派人手,雇傭兩個人,這樣不就不會丟失了么?當時是在上海,當地的超市工資是2000多元,
我老板說:“雇兩個人的費用是一個月4000元,又不會出現什么實質性的好處,如果我放任不管,每個月只會丟失1000元的商品,而這些貪小便宜的人會再次光顧我的超市,他不會每次都偷東西吧?所以計算總賬,他們給我帶來了利潤,帶來了人氣,甚至帶來了口碑和好生意,你說我還有必要抓小偷和雇傭人手么?”(有讀者提出異議,抱歉,筆誤打錯了,已修改!)我當時一下子醒悟了,真的很受啟發。
我眼里的溫州人,他們投資不一樣,先不說溫州人在每個省份有溫州幫、溫州商會的事,就單說他們投資的方式你就嘆為觀止。假設我們要開一家2000平的超市投資300萬,但是自己只有180萬,那剩下的120萬怎么辦?他們會找到同鄉說:“我資金不夠了,大家湊點行么”?大部分溫州老鄉都會幫忙,那個出10萬,這個出20萬入股,
賺了,就大家分,虧了就算禮金以后有錢了再還。其實這有點像股權融資,但在溫州人這里變成了投資理念,虧錢的店,大家都幫助承擔,注定賺錢的店,也同樣會讓大家都介入,我的老板之一就這樣的方式放在發小那10萬元,年底分紅30幾萬。我眼里的溫州人,他們親戚之間的情感有些不同,說個真實的故事吧,我親切的稱她為大姐,大姐不算是個美女。
但很巧的是她姓楊,老公也姓楊,她們兄妹5個,每個人現在都有一到兩家的超市,起初是老大開的第一家。趕上了好年代,再加上一點運氣,賺了錢,立馬再次幫老二開了一家,然后是老三、老四、老五。可能天妒人吧,楊大姐的店,被火燒過一次,被人盜過一次,損失很嚴重,這時候其余的兄弟姐妹又湊錢給老大開了一間更好、更大的。
這就是溫州人,我眼里的溫州人,經商講究利潤與收益,虧錢的買賣不賺。都說溫州人會做生意,可真的是他們會做生意么?只不過是受環境和后天影響比較嚴重,翻看近代史,江浙滬地區一直都還算富饒,民國時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據說戰爭時期,光上海市一天的鴉片收入都夠養活一個精裝師一個月的開銷,再加上現代的發展,輕工業繁榮,使那里的人更加懂得經商,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接觸最多的就是商人,他們懂如何像你介紹商品,他們懂如何通過商品賺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