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河南小麥減產嚴重,農民種麥收入怎么樣。對于農村人來種地是不是最主要的收入,這些農村人的主要收入就不是種地了,我們臨邊壽光市(縣級市),他們農村人主要收入就是種地,有很多農戶管理著幾個蔬菜大棚,他們的主要收入就是種地了,在我們地區就不同了,除了少數人在企業上班外,90%的人主要收入是種地。
1、2018年河南小麥減產嚴重,農民種麥的收入怎么樣?
2018年河南小麥減產嚴重,農民種麥收入怎么樣?今年的河南小麥確實是災害比較多、比較重的一個省份,全省小麥減產幅度在30%以上,個別地區減產達到40%。一、河南小麥減產原因,在清明節前后,河南省遭受了低溫侵襲,導致新鄉、開封、周口、安陽等地小麥抽穗困難,重點發生在新26、鄭麥366等幾個強筋優質品種上,造成小麥大幅減產。
進入5月份,河南省降水頻繁,信陽、駐馬店、南陽等地區小麥受雨水影響,早衰早死,甚至出現了較大面積的芽麥和一定數量的芽麥,產量和質量同步下降,二、小麥種植收入情況。今年河南小麥產量大多在500~800斤之間,個別的只有3、4百斤左右,截至目前,河南總體價格在1.02~1.20元之間,北部地區的安陽、鶴壁等地價格在1.17~1.18元,新鄉、焦作等南部地區1.10元左右。
至于等外小麥價格在0.6~0.85之間,個別芽麥只賣了3、4角錢,如果1畝地生產成本(包括租地每畝400元)按830元計算,大多數農民都是貼錢,少則每畝貼錢1、2百元,多則貼錢4、5百元。綜上所述,今年河南的麥農大部分貼了錢,不能灰心,要積極的安排好夏種作物的種植管理,爭取有個好收成,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2、回河南農村種菜怎么樣?
我是黑嫂,我來回答,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很多人想要回到農村來創業,養殖、種植是兩大選項,在種植里,種菜是個大熱門。那有人就會說了,我是河南人,我想回到河南農村種菜,這樣可行吧?黑嫂是河南人,豫北地區,黑嫂也種過菜,朋友中也有很多人現在仍然在種菜,所以對這個事兒有自己的深刻理解,有人會說,現在菜很貴,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的農村,不管種什么菜都是可以的。
其實這有些想當然,因為種菜的影響因素太多,所以我們不能認為外面菜貴,所以就理所當然的認為種菜一定行,這里面的影響因素都有哪些呢?黑嫂分別舉兩個例子來說一下。一、無意中的菜花去年的時候,朋友小彬春季種的西紅柿,其實他已經種了好幾年西紅柿,他主要是包別人家的地,包了二十畝,全部用來種西紅柿,他一年種兩季,春天這一季大棚,秋天這一季露天。
春天一季掙了一些錢,但到了秋季時,周圍有很多人種的菜花,他覺得這不行,因為菜花屬于一種冷門菜,而且容易霉變和爛,這東西如果大規模種植,其實是有風險的。但到了菜花成熟后,突然間價格飆升,一斤可以達到三塊,三塊錢一斤的菜花,這是什么概念?加上菜花產量高,種的人都掙了好錢。這樣看起來,似乎種菜就會掙錢,但是我們要明白這里面的一個不確定性,在種的時候,沒有人會料到菜花會漲到如此價格,因為往年都是三五毛一斤,甚至有時候不到一毛,菜花都爛在地里也沒有人要,
舉這個例子,是在說明種菜的不確定性,種的時候,沒有人就知道什么會貴,什么會便宜,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冒險,對了就掙錢,不對就算是白搭了一季。那有人會說,這能搭上什么呢?這正是咱們下面要說的,二、枯萎的西紅柿前面咱們不是說了嗎,小彬種了二十畝西紅柿。去年秋天的時候,別人都種了菜花,他仍然種的西紅柿,他春季用的大棚種植,到秋天這一季時,大棚上面的油布是不能有的,要不然溫度太高了,所以得掀開,其實就是露地種。
他一共是買了差不多兩萬塊錢的種子,種了后,西紅柿一直得病,原因也很簡單,天溫度太高,他管理不好,結果死了很多,剩下的也都沒有掛果,一共賣了是不到七千塊錢,結果當然是賠錢了。那有人會說,這能賠多少?兩萬塊錢的種子,賣了七千,賠了一萬多點,這也算賠?包地錢呢?功夫呢?肥料呢?藥呢?這些可都是錢,算下來,其實沒有少賠,把春天一季的賠完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