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起源于青藏高原,途經10個省市,最后在崇明島以東匯入東海。早在1913年,詹天佑就策劃在武漢修建大橋,于是,1988年我國開始了武漢長江二橋的建設,1991年5月正式動工,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江河,總長為63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三長江河,武漢的區位遠勝成都,甚至成都本身就是武漢城市群輻射的腹地城市。
1、長江是怎么分段的,長江中下游都以哪里為界點?
長江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江河,總長為63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三長江河,長江起源于青藏高原,途經10個省市,最后在崇明島以東匯入東海。長江上游:自起源地的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至四川省的宜賓市為界,這一段即是長江的上游,也稱作金沙江,長江中游:自四川宜賓市至湖北宜昌市。自宜賓市向東稱為長江,
長江下游:自湖北宜昌市至崇明島東部東海交界處。長江是中國水上交通運輸的大動脈,也是中國最重要的水能資源儲備和開發利用最大的江河,其中最主要的是長江三峽水電站,總裝機2240萬千瓦,長江也是中國最美的江河,是中國重要的江河旅游目的地,一年四季吸引了全國及世界各地的朋友來長江觀光旅游。最近,長讓流域又被國家劃定為"國家長江經濟帶",綜合開發利用和帶動長江沿岸各省市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
2、武漢,成都選一個,你愿意在哪個地方定居?
肯定選武漢!成都和武漢相比,除了房價便宜一些,其它的幾乎是一無是處。武漢展現對成都碾壓性的優勢,武漢城市規模遠大于成都!據美國的間諜衛星遙測數據證明,武漢足有2.5個上海,四個北京,五個廣州那么大!全球第一大城市!成都的城市規模和武漢比,簡直就是排不上號!雖說城市大小和市民百姓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大城市才能布局大產業,才能大發展,才有大機會。
武漢的產業層次和產業規模遠勝成都,成都幾乎作為一座產業空白的消費型城市,除了一些三線軍工,幾乎沒有像樣的民用產業。而武漢作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中心,鋼鐵、汽車、光學、半導體、通信、建筑、造船等產業都全球聞名,龐大的產業,使得市民的發展機會特別多。武漢的區位遠勝成都,甚至說,成都本身就是武漢城市群輻射的腹地城市,
成都偏安西南一隅,周圍幾乎都是窮山惡水。而武漢,則是國家的心臟,國家的十字路口!東半球的淡水資源中心!以武漢為中心,一千公里的半徑,高鐵四小時的車程,幾乎覆蓋輻射全國90%的經濟和70%的人口!武漢的交通條件遠勝成都一百倍!作為地球上排名第一的綜合交通樞紐,全國的鐵路路網,高鐵高速公路,幾乎都以武漢為中心,武漢作為全球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水陸碼頭,起到國家心臟中樞的作用,
武漢的科教遠勝成都,這里人的素質都特別高。作為全球第一的大學城,第一的科技城,高校設置,科研院所,都全國第一!全國最龐大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武漢,就算做些小生意,武漢都遠勝成都。武漢作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之一,漢正街天下第一街,遠勝一百個荷花池!貨到漢口活,甚至成都都要來武漢拿貨!總有一百個以上的理由,讓你選擇武漢!,
3、為什么有人說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人建的,長江二橋是日本人援建的?
武漢長江大橋蘇聯修建,長江二橋日本援建,見證中國工業化路徑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顯著表現,是修路架橋的能力。當今世界,我國修路架橋的能力獨步天下,世界上最高的橋,世界上最長的橋,都在中國,世界第一高橋,目前為止是湖北的四渡河大橋,塔頂至峽谷谷底高差達650米,橋面距谷底560米,相當于200層樓高。然而,少有人知道,我國最早的現代化橋梁,其實是外國人援建的,
相對于我國其他地方,水陸交通中心武漢市最需要修建大橋的。早在1913年,詹天佑就策劃在武漢修建大橋,只可惜,常年的軍閥混戰,讓武漢長江大橋的幾乎一再擱置,1949年9月,63歲的橋梁專家李文驥聯合茅以升等一批橋梁專家,向中央人民政府遞交了《籌建武漢紀念橋建議書》,建議建造武漢長江大橋,當時,我國的第一屆政協會議,就通過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