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膠著觸發時間。觸發時間是一個時間段,個人游戲時可能會有所不同,其中有幾個存在條件導致事件觸發不了,總結如下,已觸發苦肉·連環計,甘寧在孫權勢力,原因只一個,襄陽戰略位置太重要了,為兵家必爭之地,此后,襄陽宋軍與外圍的宋軍取得聯系,雙方約好共同夾擊元軍,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賣了這一計劃,致使襄陽宋軍遭到元軍埋伏,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反攻。
1、很多小說里面都提到襄陽之戰(宋代),為什么會選擇襄陽?你怎么看?
原因只一個,襄陽戰略位置太重要了,為兵家必爭之地。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后,其子貴由繼承了汗位,但兩年后也死了,在此期間,蒙古軍曾進犯過四川,但被南宋大將余階擊敗。1251年,拖雷的兒子蒙哥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發動了針對西亞和中亞的第三次西征,同時大舉進攻南宋,為避開長江天塹,采取了迂回包圍戰術。
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率10萬大軍長途奔襲滅了大理國,俘獲大理國末代君主段興智,此時,南宋已陷入蒙古的軍事大包圍中。不幸的是,南宋抗蒙名將孟珙、杜杲此前相繼病逝,于是,第二次蒙宋戰爭開始了。蒙古大軍共分三路,中路軍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南下四川,直撲重慶,南路軍從云南出發,經廣西,直撲長沙,北路軍由忽必烈率領,直撲鄂州(今武漢),三路軍計劃在鄂州會師,然后順江東進,直取臨安,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領的中路軍一舉攻克了成都,此后宋軍節節敗退,四川大部失守。蒙軍順嘉陵江南下,但在合州遇到了守將王堅的頑強抵抗,此后,雙方在合州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相持了幾個月,蒙古軍一直不能前進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親自率兵攻城,被石炮擊中,當晚死在營中,中路軍士氣低落,只得撤退。忽必烈率領的北路軍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國搶奪汗位,正好南宋權臣賈似道背著朝廷前來議和,正中忽必烈下懷,
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軍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戰爭以蒙古大汗蒙哥戰死,三路大軍無功而返告終。蒙古大汗蒙哥戰死于合州后,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汗位打了起來,1260年,急忙從鄂州前線趕回來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別在開平和蒙古國首都和林自稱大汗,雙方因此展開了長達4年的內戰,1262年,掌管山東的漢族軍閥李檀又起兵反叛,并與南宋取得聯系,蒙古局勢一時非常混亂。
天縱英才的忽必烈很快平定了李檀叛亂,于1264年又徹底擊敗阿里不哥,結束了蒙古長達4年的內亂,又開始對南宋磨刀霍霍,而南宋呢,并沒有利用蒙古內亂之機發展自己,反而依然是賈似道一手遮天下,忠奸不分,軍政日趨腐敗。這時,發生了件不幸的事,南宋四川守將劉整向蒙古投降,其所率水師自然也歸了蒙古,1268年,蒙古以阿術為主將,劉整為副將,率領蒙古軍隊和降蒙的南宋水師攻打襄樊,蒙古軍開始進攻重點是樊城,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從四川增兵,襄樊兩城所受壓力越來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圍5年,糧食已基本耗盡,但兩城軍民依然斗志昂揚,元兵始終無法得手。
同年,南宋大將李庭芝派張貴、張順率3000士兵,攜帶城內急需物資,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圍,沖進了襄陽,這是5年內第一支進入襄陽的援兵,極大地鼓舞了全城軍民的士氣,此后,襄陽宋軍與外圍的宋軍取得聯系,雙方約好共同夾擊元軍,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賣了這一計劃,致使襄陽宋軍遭到元軍埋伏,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反攻。
2、在游戲三國志中,如何觸發隱藏劇情?
觸發時間是一個時間段,個人游戲時可能會有所不同,其中有幾個存在條件導致事件觸發不了,總結如下,官渡之戰·膠著觸發時間:200年7月。觸發條件:許攸、張郃在袁紹勢力,袁紹擁有河北全境(襄平可以不要其他試過少了晉陽等都不能觸發),十面埋伏之計觸發時間:200年11月。觸發條件:程昱在曹操手下,袁譚、袁尚在袁紹手下,北海、平原必須在袁紹勢力,
長坂坡之戰觸發時間:三顧茅廬·后篇的下個月。觸發條件:劉備占領新野,劉表勢力存活,韓玄、金旋、趙范、劉度存活,劉備僅有新野一座城,趙云在劉備勢力(184年劇本劉備沒有成婚沒有阿斗這個事件不會觸發),赤壁之戰觸發時間:苦肉·連環計的下個月,觸發條件:已觸發苦肉·連環計,甘寧在孫權勢力,馬騰之死觸發時間:2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