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政策出臺最多、房價最為動蕩的時期,泰安除了南部,各區域網簽均翻了一倍,而南部僅象征性的上漲了1000元左右。近20年來,北部新城形成一定規模,東部發展也相對顯著,西部受制于工業區的逐漸衰落似乎放慢了腳步,南部則是發展相對緩慢,有點不進則退的意思。
1、彭州南部新城發展的怎么樣?
彭州南部新城,作為彭州遠離老城區的一個新城,有著它獨有的魅力!現在來說發展的也算是不錯的。就截止今天2019年來說,南部新城已經建成了多個大型小區,且入住率也很高,18年華潤在南部新城拿了三塊地,已經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作為南部新城的核心鬧市區——置信逸都城商圈基本成形,置信自營的逸購超市已經營業,城市繁華的標志——麥當勞也在裝修了!18年年底,位于南部新城的城際鐵路彭州南站也開通了,周末人流量很大,很多時候連站票都買不到。
2、陜西南部地區、安康、漢中,發展怎么樣?
我本人是陜西安康人,祖祖輩輩在安康,又在安康工作了幾十年,可以說對陜西南部地區的發展相當熟知。漢中、安康這兩個地區的領導人和人民,都在盡心盡力發家致富,然而,受諸多因素影響,其經濟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有些滯后。為什么?一,漢中、安康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的源頭與上游地區,擔負著確保水質優良的作用,不允許開辦有污染的工業,不允許采礦,不允許水箱養魚等,實行河長制監督,
無工無商不富,這是鐵定的規律,而經濟來源主要靠南水北調工程的國家保護性撥款,而這些只能保證基本的開支。想要有大的發展難上加難,二.漢中、安康這兩個地方是秦嶺南邊和巴山山脈之間,山地多,交通規模與發達地區有較大的差距。因而限制了其發展,因為沒有工業,就業就難一些。所以,大部分人(尤其是青壯勞力)都跑出去打工(如華東、華南、西安等),以此來掙錢,而這種掙錢是杯水車薪,
比如紫陽縣,完全沒有工業,許多的人散布在全國各地,憑一把修腳刀開店為人修腳掙錢。紫陽縣縣內掙錢靠紫陽茶,而紫陽茶的名氣不如龍井、武夷、普洱茶出名,所以,消量不是很大,因而,紫陽縣的經濟并不發達。以漢濱區為例,幾乎無什么工業,所以,漢濱區財政相當緊張。漢濱區至今還是國家貧困地區(高考報名時考生可享受國家貧困地區的照顧),
3、未來濟南南部怎么樣?
濟南南部綠水青山,自然環境非常優美,柳埠仲宮等地有山有水,是當之無愧濟南的后花園,需要保護的綠肺和水源地。而且距離濟南市區很近,方便濟南市民去南山休閑娛樂,所以,濟南這些年對南部的定位或者是南控,或者是南美。但是,對于南部當地的老百姓而言,如何能夠富起來,也是他們最關心的,不能光守著綠水青山不作為,不能光指望著做個笨雞炒個雞蛋掙點小錢,
這些年的南山主要就是保護控制的狀態,把一些違規的別墅和農家樂都做了拆除,這些工作做得很好,保護了青山綠水的原生態,不能放任這些違規的混亂建設。但南山也不能不建設,前段時間,融創與濟南南部山區簽訂了合作協議,要投資數以億計建設幾個文旅小鎮,當然消息傳來時,有喜有憂,喜的是南山終于有了文旅產業,希望文旅小鎮能帶動南山的經濟發展,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實惠,但憂的是,文旅小鎮別搞成了房產項目,破壞了南山的自然生態。
當然,后者的可能性并不大,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現在的政府也會有監管,不能放任企業肆意為之,所以,濟南南山,在保護控制的大前提下,需要探索的是如何更好地發展,可以多學習像浙江等南方省份的先進經驗,如何在保護中發展,讓青山綠水真正變成金山銀海。未來的濟南南部肯定會越來越好!大家對于濟南南山的發展,有什么建議呢?請大家都說說吧,
4、泰安南部的發展前景怎么樣?有什么規劃?
城區是泰安城市發展的龍頭。按照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泰安市將以“兩山一河”(泰山、徂徠山、大汶河)為骨架,以城市功能片區為支撐,以城市交通廊道為紐帶,進一步拉開中心城市發展框架,形成“兩山相映、一水繞城”的山水城市格局,整個2087平方公里規劃區,將按照“一主一副八組團”來打造:“一主”即主城區,“一副”即泰安高新區,“八組團”即以山口、徂徠、夏張、黃前、范鎮、角峪、良莊、大汶口8個鎮域為腹地,打造多點聯動、特色鮮明的城市配套功能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