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漢人在北京,問你是哪里人,你也不會回答大武漢人,大重慶人,大上海人,只回答是上海,重慶,武漢人,所以增加“大字”好像是趾高氣揚,高人一等的回答了,并不能可取。我是內蒙的,現在就嫁到四川,因為口音問題,你是哪里的,這個問題頻率高的離譜,只要我一說話,就會問我,你是哪里的?我每次都會回答,內蒙的。
1、當別人問你是哪里人時,你應該怎么回答?
這個問題不用考慮吧。是哪里就說那里啊,有什么問題嗎?會有地域歧視嗎?這個問題從來沒回避過年。我是內蒙的,現在就嫁到四川,因為口音問題,你是哪里的,這個問題頻率高的離譜,只要我一說話,就會問我,你是哪里的?我每次都會回答,內蒙的,我沒覺得有什么不妥。也沒必要回避或掩飾或編造,沒必要啊!我一沒偷二沒搶,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說出自己的故鄉,有什么啊!我不覺得作為內蒙人有多驕傲,也沒覺得作為內蒙人有多丟臉。
2、武漢的市中心在哪里?
您好,我是一名旅游領域創作者,很樂意回答您關于旅游方面的問題,說到市中心,我們先來看看市中心的概念。市中心是這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一體的組合,總體上應以現代商務為主體功能,武漢是個三鎮合一的城市,分為武昌、漢口和漢陽。早年,武昌的中心在中南路,司門口,解放路一帶;漢口的中心在武勝路,漢正街,六渡橋一帶;漢陽的中心在歸元寺,鐘家村,睛川閣一帶,
還有人說,武漢的中心應該在江漢關司門口一帶,但如果從老百姓心目中定義,武漢曾經的中心在中山公園;如果從政治上看,武漢的中心在沿江大道一元路口的武漢市委大院。如果把市中心理解為商圈的話,在不同的年代,武漢的市中心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目前,武漢從南到北已經逐漸了形成了光谷商圈、中南路商圈、街道口商圈、司門口商圈(已很弱化)、徐東商圈、青山建二商圈、二七商圈、江漢路商圈、武廣商圈、菱角湖商圈、王家灣商圈,鐘家村商圈,常青商圈等大大小小十余個商圈。
武漢主城區的規劃又呈現為一主三副的格局,其中內環以內是中央活動區,是武漢市當之無愧的中心,包含了武昌、漢口、漢陽的內環內沿長江部分,現在武漢很多商圈都在這以內,此外在離內環比較遠的地方有三個城市副中心,分別是光谷、楊春湖、四新。光谷依托高校和東湖高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在的發展效果已經很明顯,光谷廣場的繁華程度甚至超過了很多市中心商圈,
楊春湖副中心依托武漢火車站建立高鐵商務區,京廣高鐵和武漢火車站09年開始啟用,今年十一時人流量前幾天超過了漢口火車站,未來可能成為武漢第一大火車站。四新城市副中心,依托國際博覽中心發展新型博覽業務,所以說,武漢就是一個多中心的城市。武漢本身就被兩江分成三鎮,城市中心不可能只有一個,多中心的城市結構更利于城市的發展,
3、請問作為湖北武漢人是不是很驕傲的?
沒有驕傲啊,但唯有一點值得驕傲:湖北人民在全中國偷搶騙的極少,也沒有在東南方被中國各大城市拉橫幅專門打擊湖北人犯罪的。唯有驕傲的是:湖北武漢人民不裝逼,不霸座,不偷,不搶,不瞎抖狠,湖北武漢的刑事案,重大慘烈交通肇事案幾乎非常少。也沒有拐賣兒童案,更沒有象別人那樣在互聯網上拼命狂吹什么~大義的某某省,重情的某省人,遮羞布遲早會被中國人揭穿,
太平盛世中我們百般隱忍,不驕不躁,不狂吹自己天下無敵,也不欺男霸女,這就是武漢人。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在國共兩黨中,僅武漢市就至少有二百個的將軍,這就是武漢人,我們不驕傲,決不輕浮,我們與任何人為善,前提是不與任何偷搶騙的同流合污,羞與陰陽怪氣的某些人為伍,即便是沒朋友,武漢人也始終都有自己的原則。
4、上海和武漢都常被人稱為“大上海”“大武漢”,你喜歡哪一個?
哈哈哈,連大都爭,看問答題里為什么有大上海,大重慶,大武漢的叫法?這只是一個城市的叫法,而是法名,像上海的全稱是,對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簡稱中國上海市,國內一般稱之為上海,重慶,武漢,而沒有加“大”的。如果武漢人在北京,問你是哪里人,你也不會回答大武漢人,大重慶人,大上海人,只回答是上海,重慶,武漢人,所以增加“大字”好像是趾高氣揚,高人一等的回答了,并不能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