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襄陽微聞,我是從1992來襄陽讀書,畢業后一直工作在襄陽,見證了襄陽發展,可以說襄陽的發展突飛猛進,前景更好。,襄陽名菜很多,匯聚了東南西北的口味,其中襄陽牛肉面、襄陽大頭菜、襄陽豆腐鹵、宜城大蝦、盤鱔、琚灣酸漿面最為出名,由于襄陽的區位優勢加之三線建設遺留,以及曹野給襄陽人打下的基礎依然在,盡管改開后很多企業破產,改制,但襄陽在曹野時期引入到襄陽人材以然在,這就是襄陽發展資本與后勁,盡管省內都把襄陽的發展歸功于上邊政策支持。
1、湖北襄陽的發展怎么樣?
我是襄陽微聞,我是從1992來襄陽讀書,畢業后一直工作在襄陽,見證了襄陽發展,可以說襄陽的發展突飛猛進,前景更好。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襄陽重回交通杻紐中心地位,歷史上,襄陽就是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交通要道。隨著去年漢十高鐵、鄭萬高鐵、浩吉鐵路開通,還有一大批在建鐵路、公路、水路、空路(飛機)項目,交通優勢明顯,尤其十字形高鐵網形成,帶動經濟后勁非常明顯,
二是襄陽工業發展后勁十足。一個龍頭、六大支柱”的產業格局已形成,一個龍頭即汽車產業,六大支柱分別是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和農產品深加工,目前,襄陽東西南北分布著高新開發區、深圳工業園、東津新區(經開區)、襄州開發區、航空航天工業園、樊城開發區、襄城開發區等工業發展平臺,聚集了大批企業。
據2019年GDP數據顯示,襄陽有著高達4812.84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國大陸地區前46強,三是襄陽被國家確定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前年11月,國家頒布實施了《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襄陽先后吸引華僑城、京東、寶武集團等一大批企業來襄投資,吸引北航、武漢理工大、華中農大等大學來襄設立校區或研究院,可見襄陽發展潛力的魅力之大。
2、有人說中國最好的地方是湖北,湖北最好的地方是襄陽,你怎么看?
對于這個問題個人觀點如下:我是土生土長的襄陽人我一直也很喜歡我的家鄉,要說中國最好的地方是湖北這個我不敢評價,我就自己的觀點說一下湖北最好的地方吧:說“最好”:首先經濟方面:省會城市武漢遙遙領先其次襄陽宜昌次之,主要還是說下這三個城市吧!其一確實跟武漢相比差距比襄陽宜昌更大一點*(勿噴)其二社會閱歷尚淺湖北很多城市沒去過,
總結:經濟方面武漢碾壓旅游:武漢:全國知名的黃鶴樓戶部巷東湖歡樂谷等等..襄陽:古隆中黃家灣中國唐城漢城習家池夫人城..宜昌:三峽大壩清江畫廊三峽人家等等...總結:三個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旅游特點要這樣說下去要說的太多,總結一下:武漢湖北省會城市經濟人文教育交通旅游知名度省內遙遙領先。
3、湖北襄陽的方言聽起來跟河南方言很像,但為什么襄陽不歸河南管?
雖然有這么多朋友作答,回答的也很精彩,還是想插幾句嘴(插嘴也是襄陽方言哦!),襄州區(原襄陽縣)與河南搭界的一些鄉鎮:如朱集,古驛,石橋,黃集等,還有老河口這些地方確實與河南口音相近,但是其它地方與河南方言區別還是很大的!河南語音其實與普通話很似,比如說燈:河南念(deng)襄陽念(den),凳也是;能:襄陽念(nen),河南念(neng),黑:河南話(hei),襄陽話(he);白:河南話(baⅰ),襄陽話(be);伯,河南話(bai),襄陽話(be);吃,河南話(Chⅰ),襄陽話(Cⅰ),這些都說明河南話屬北方語系,語音與普通話一致,只是河南腔調硬,不如普通話好聽。
襄陽很多方言字音更像古入聲字,如:白(be),黒(he),吃(Cⅰ)這些字發音短促,古入聲字就是這樣,而入聲字在北方語系里幾乎不用,在西南官話里使用更多,還有河南說話簡、短,喜歡用一個字表達,比如:中,叔,嬸、姑、伯、婆。襄陽人都是喊叔叔,姑姑,伯伯,婆婆(襄陽人指外婆),強調一下,襄陽人叫親叔叔都是叫二爹、三爹依次類推,也不叫嬸嬸而是叫二娘、三娘依次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