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鄭州人口流入情況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河南省內人口流入鄭州最多的地區是南陽、周口、商丘等地區,洛陽人口流入鄭州的比重并不大,大多數洛陽的人口流向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京、天津等發達地區和城市。由此可見,現在不僅洛陽市區人口持續增加,全市總人口也在增加,全市凈流出人口不斷減少。
1、河南洛陽還有人口優勢嗎?
一個城市有沒有人口優勢,主要看城市發展有沒有優勢,而不是看當地的現有人口。如果城市發展具有優勢,其它地方的人也都會來這里求職發展,相反,如果城市沒有發展優勢,當地的人也會流失,到外地去求職發展,2019年底,洛陽市九縣(市)六區戶籍總人口為717萬,常住人口692萬多,人口凈流出不到25萬人,與很多人口流出大市相比,總人口流出量很小。
另外,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洛陽市區人口持續流入,洛陽市區人口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幾十萬,增加到現在的常住人口230多萬,總人口(含暫住人口)270多萬的規模,僅2019年市區常住人口就增加了6.02萬人,2019年全市總人口也增加了3.37萬人,由此可見,現在不僅洛陽市區人口持續增加,全市總人口也在增加,全市凈流出人口不斷減少。
2、什么原因導致河南人口10年外流1300萬?
就業條件差,發展機會少。硬件設施不全,資源分配匱乏。就最簡單的學校,諾大的一個河南。每年考生位居中國前茅,但是好的學校缺寥寥無幾。同樣的分數能在別的省份上985,但是在河南你連門都進不去。人活一輩子為了孩子,自己苦也就罷了。但是看著一眼能看到結果的未來,誰不想改變一下。所以有條件人家都落戶別的城市,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
3、人口凈流出28.82萬,洛陽如何避免被鄭州虹吸?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啊,洛陽作為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可以說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因為距離省會鄭州過于近的原因,洛陽的很多人口,包括產業,不可避免的被鄭州虹吸,那么洛陽面對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做才行呢?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洛陽的人口流出方向主力不是鄭州,未來或許會是鄭州根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洛陽總人口713.67萬人,常住人口688.85萬人,也就是說洛陽常年在外的人口總數在24.82萬左右,
雖然說洛陽2018年的人口有6.5萬的回流,洛陽市區的常住人口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目前常住人口也僅僅是在224.93萬人。可以說距離300萬這樣的人口指標還是有很大距離的,第一、洛陽人口的流出的流向不單單是鄭州一個城市,大多流向了經濟發達地區。對鄭州人口流入情況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河南省內人口流入鄭州最多的地區是南陽、周口、商丘等地區,洛陽人口流入鄭州的比重并不大,大多數洛陽的人口流向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京、天津等發達地區和城市,
這樣的事實也就說明了,洛陽要想吸引人口回流必須在自身的產業和經濟方面下功夫。第二、產業和經濟發展一般是導致洛陽總是被虹吸的主因,很多洛陽本地的朋友都知道,洛陽在建國初期底蘊并不比鄭州弱,甚至在某些重工業方面比鄭州還要強。洛陽從2000年之后開始與鄭州的差距越來越大的根本,還是在于自身的產業轉型不成功導致的,尤其是一大批國有重工企業改制不順利,
而鄭州自身利用政策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尤其是縣城經濟發展尤其火熱,這才使得兩座城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第三、洛陽本身并不缺乏政策,打鐵還需自身硬,洛陽本身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是最具備成為鄭河南省第二核心的,而且從歷年的河南省的政策支持上來看,洛陽獲得扶持并不比鄭州弱。就拿近兩年的國家級政策為例,河南省自貿區就有洛陽一份;而且在主要領導任命上,洛陽與鄭州都是平級的,
可惜的是,洛陽一直在迷失沒有找到自己的路子。洛陽要想不被鄭州這樣的城市虹吸,需要做的太多第一、心態上要認清自己,找到不足,發憤圖強,經常在評論區看到這樣的言論,洛陽是幾朝古都,工業如何發達,鄭州搶占了洛陽好多資源等等,其實說白了這些都是一些沒有用的言論,沒有人會為洛陽鳴不平,洛陽如今還算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但是說句實在話這個第二并不穩妥,周邊的許昌、新鄉、焦作等都大有取而代之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