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看河南的人均經濟河南人口眾多,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富裕,事實也確實如此,河南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集中在省會,而省會人數只占河南總人數的十分之一,因此地區間經濟發展也非常不均衡。即便如此,身為河南人仍會思河南,憂河南,關注河南的發展,并對河南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1、河南經濟近些年發展的怎么樣?
說起河南省,不得不了解一下這個全國人口大省的一些社會、人文情況:河南省,簡稱豫,全省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下轄17個省轄市,一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5個縣,52個市轄區,河南省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截止2018年,河南省生產總值48055.86億元,同比增長7.6%,第一產業增加值4289.38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2034.83億元,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21731.65億元,同比增長9.2%,
依據上表顯示:2018年河南省的GDP達到4.8萬億人民幣,居全國第五位;人均GDP為50272.21萬,全國排名第18位。GDP增速為7.86%,在全國范圍內的增長速度屬于中游水平,整個經濟規模在全國排名來看是:總體靠前,人均居中,增速一般。從上表就可以看出,自2013年以來雖然河南省gdp呈上升趨勢,但是增長速度是逐年下降,已經從5年前的9%下降到了18年的7.6%,
縱觀這幾年,河南省的經濟發展一直比較平穩,但是也沒有特別突出的成績,雖然全國經濟總量排名在第五位,但是至于真實的經濟發展水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為什么河南省的額經濟發展一直不溫不火呢,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過渡依靠第一產業,二三產業發展不足大家都知道河南是中原地區有名的農業產糧大省,經濟購成中農、林、牧、副、漁業占到很大比重,但是近幾年發展緩慢,18年第一產業增速只有2.3%,幾乎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產業帶動作用不足,二三產業雖然有所發展,但是沖勁不足,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產業規模,二、產業結構不合理,再加工能力低很多產品都屬于粗加工狀態,沒有形成很好的深加工產業鏈;節能型資源使用率低,高能耗能源沒有合理利用,產能過剩的同時,高附加值,高凈值、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速度緩慢。三、人才流失率大河南作為人口大省,但是教育資源相對貧乏,勞動力的流出和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形成巨大反差,
科技和人才資源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四、城市化水平低雖然河南省人口較多,但是區域面積也相應較大,城市化水平低,城市集聚效應差,沒有形成很好的城市圈,省會城市鄭州的發展一家獨大,沒有與周邊城市形成良好的資源互補。雖然河南省與浙江省的經濟排名只差一位,但是大家都明白兩個省份的經濟地位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河南省的經濟發展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不光是經濟,教育、文化、人才等各方面都要同步發展,相信擁有巨大人口資源的河南,明天會更好。
2、如何評價洛陽在河南的地位?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回答過幾個關于洛陽的問題,個人覺得洛陽在河南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今天借此機會分享下個人覺得洛陽的河南的地位如何?重要工業城市和文化城市洛陽之所以讓世人知曉,應該是作為13朝古都的旅游城市吧,其文化底蘊可以在全國能夠比的上的都屈指可數,如今省會鄭州的知名度或許比洛陽高些,但是在過去很多時期洛陽的知名度是遠遠高于河南省會鄭州的。
這不得不說,洛陽在河南的地位很重要,甚至個人覺得在過去很長時間洛陽幾乎可以是河南的名片城市了,洛陽另一個讓人知道的原因就是其發達的重工業基礎,過去(計劃經濟時期)在國家扶持和本身基礎雄厚的雙層原因下,洛陽重工基本上代表了河南重工業的最高水平。一拖,洛軸,中信重工,河柴,612所,613所,725所等等都是過去洛陽(包括如今)重工業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