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于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桂林漓江的象鼻山是怎么形成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區濱江路附近的象山公園內,公交很方便桂林象鼻山在哪個區,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象山作為標記。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區濱江路附近的象山公園內,公交很方便
“象鼻山”因其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漓江邊伸長鼻子飽飲江水的大象而得名,而且在半山處正好有一個對穿的巖洞,叫“象眼巖”。一、關于“象鼻山”的傳說:傳說玉皇大帝有一頭坐騎大象,有一天玉帝帶它下人間,待到要回去的時候,大象留戀桂林的美景,不愿回去,便到漓江喝水,玉帝很生氣,拔出腰間的寶劍向大象刺去,大象化為石山,即象鼻山,寶劍的劍柄便成了象山上的普賢塔;傳說很久以前桂林有一只大象,在地上橫行霸道,毀壞田地,使得民不聊生,玉帝知后,派人趁大象在漓江邊喝水之時,用劍將大象殺死,后化為石山,劍變成了寶塔。二、”象鼻山“簡介: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內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巖、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漓水流貫其間,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飲水漓江,景致極佳,唐宋以來即為游覽勝地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于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它是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巖組成的。清代工部郎中舒書在《象山記》中寫道:“粵之奇以山,粵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對之象,則又其奇之甚
4、象鼻山是在哪個城市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市東南漓江西岸,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象山作為標記,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它是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巖組成的,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