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和獨孤皇后首先是恩愛夫妻,再是政治盟友的關系。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是獨孤伽羅盡管是河南洛陽人,卻屬于匈奴族,她北周太保衛(wèi)國公獨孤信嫡女,我們知道獨孤信非常厲害,尤其是他的三個女兒更是皇后級別的風云人物,(圖為獨孤伽羅)可是他們的婚姻是北魏貴族之間的聯(lián)盟,也正是因為這個,他們的矛盾也是愈發(fā)的激烈。
1、獨孤家族的祖先是哪里?
我們知道獨孤信非常厲害,尤其是他的三個女兒更是皇后級別的風云人物。那么獨孤信的出身如何?今天小編帶你看看獨孤信的出身到底有多牛!原來英雄也問出處——獨孤家族的祖先竟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后代,我們先看看獨孤信的墓志上是怎么說周故柱國大將軍雍州刺史河內戾公(獨孤信)墓志【銘文】周故柱國大將軍雍州刺史河內戾公墓志:曾祖有居斤。
曾祖母賀蘭氏,祖初豆伐。祖母達奚氏,父者,使持節(jié)司空公冀州刺史。母費連氏,長樂郡君,獨孤信,北朝武川鎮(zhèn)(今內蒙武川西南)人,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公元四世紀末期,北方鮮卑拓跋部異軍突起,聯(lián)合其他部族,重建代國,后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魏初共有四十六個部落,其中鮮卑化的匈奴獨孤部地位顯赫,據(jù)說,獨孤姓出自劉姓,起源于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后代以獨孤為氏。
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于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后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它世代與拓跋部王室聯(lián)姻,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的兩位姑母,分別嫁給獨孤部的首領與王子們,北魏第二代皇帝拓跋嗣的生母亦為獨孤氏。
獨孤信便出生于這樣的一個顯貴家族之中,他生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公元503年),祖籍云中,其祖先伏留屯曾任部落大人,是魏初最重要的官員之一。到獨孤信的祖父俟尼時,俟尼舉部遷往武川,在北塞防戍邊隘,當時北魏都城設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為防御柔然,北魏太武帝在北魏的北部邊境,沿邊要害之處設置了一些重要的軍事重鎮(zhèn),鎮(zhèn)將全由鮮卑貴族擔任。
俟尼便擔任過沃野軍鎮(zhèn)的鎮(zhèn)將,俟尼辭世后,由獨孤信的父親獨孤庫者繼任部落酋長。獨孤庫者英勇豪爽,講求節(jié)氣,北鎮(zhèn)人民無不敬服他,其妻費連氏也是貴族出身。由于有這樣的高貴血統(tǒng)相傳,他們的兒子獨孤信天生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并且,因為獨孤信自小生活在遼闊的北方大草原上,受當?shù)厣形渲L的感染,騎馬射箭,無所不精。
史稱其“美容儀,善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后因治績突出,“信著遐邇”,被西魏權臣宇文泰賜名為信,獨孤信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將,因戰(zhàn)功卓著,拔至宰輔,其聲名遠播大河上下、長城內外。尤其是他的側帽風流的成語典故,更是令國人側帽而戴竟然成為一種時尚,如果您喜歡歷史與文化,請您關注譚論古今,會帶給您更多有趣的歷史文化,讓歷史與現(xiàn)實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請您在下邊留言交流與討論!。
2、隋文帝楊堅對獨孤皇后是怎樣一種感情?楊堅真的是怕老婆嗎?
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是獨孤伽羅盡管是河南洛陽人,卻屬于匈奴族,她北周太保衛(wèi)國公獨孤信嫡女,她十四歲就嫁給大將軍楊忠的嫡長子楊堅。由于父親在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落,從此對外低調溫和謙恭,對內夫妻恩愛,與楊堅共育有十個兒女,鼓勵并輔助楊堅建功立業(yè)。隋朝開建國后,被封為皇后,獨孤伽羅通曉經史,信仰佛學,因為自己的遠見卓識而參預了朝政,對于“開皇之治”功不可沒,時人并稱她與丈夫楊堅為“二圣”。
隋文帝和獨孤皇后首先是恩愛夫妻,再是政治盟友的關系,1.作為夫妻二人恩愛如初,作為政治伙伴二人形影不離。是世界上少有的夫妻加政治伙伴型的伴侶,由于獨孤皇后出身名門,受過良好的教育,楊堅是鼓勵自己的妻子參政的,他每次上朝,獨孤皇后都坐在鳳輦上與之同行。楊堅在朝堂上處理政務,獨孤皇后就在殿外看云卷去舒,諦聽花開花落,進行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