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梁朱全忠首先在開封建都,此后,后晉、后漢、后周相繼在這里建都。一般來單個帝陵(含后陵)規模都在1500畝(1平方公里)的樣子,兆域在3000-4000畝不等,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北宋建都在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南宋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1、宋朝的皇陵在哪里?北宋和南宋的皇陵在哪里?
宋朝根據都城遷移被歷史學家分為北宋和南宋,其中北宋都城外開封,南宋都城在臨安(南宋法定首都依然是東京開封)。其實歷史上并無南北宋這樣的說法,記載宋朝的歷史是《宋史》,宋朝皇陵主要包括位于河南省鞏義市的北宋七帝八陵(含宋太祖父親的永安陵),和浙江紹興的南宋六陵(不含宋徽宗永獻陵,也在紹興)。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里唯一國祚超過300年的朝代,
其帝陵(主要是北宋皇陵)對后世影響極其深遠,自宋陵開始,后來的明清都沿用了皇陵集中埋葬的制度。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南依嵩山,北臨洛河,共有帝陵8座,后陵22座,以及寇準、包拯等文臣武將,皇親貴胄墓葬千座,占地156平方公里,是我國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分別包括宋宣祖永安陵、宋太祖永昌陵、宋太宗永熙陵、宋真宗永定陵、宋仁宗永昭陵、宋英宗永厚陵、宋神宗永裕陵、宋哲宗永泰陵八座帝陵!宋陵各個帝陵布局統一,分別由鵲門、乳門、神道(石像生左右對稱排列共有23對)、闕庭、鎮陵大將軍、上馬石以及宮城(置東南西北四個神門,神門外各有石獅一對,正中是帝陵陵臺,陵前有宮人一對)。
帝陵西北為附葬的皇后陵(后陵1-3個不等),規格和帝陵基本相同,但是建筑規模只有帝陵的1/3,后陵在往北就是陵墓的下宮(主要供祭祀、管理皇陵的人居住)。一般來說,單個帝陵(含后陵)規模都在1500畝(1平方公里)的樣子,兆域在3000-4000畝不等,北宋滅亡后北宋皇陵遭到金軍和“偽齊”的大肆破壞,地面建筑在元代被毀,好在陵區是官地禁止耕種。
民國時期陵區成為耕地,北宋帝后陵各個建筑夯土遺址保存完好。目前宋仁宗永昭陵根據考古勘測和歷史記載已經修墓地面建筑,宋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和宋英宗永厚陵都已經開始陵區整修。北宋皇陵里的宋真宗永定陵和宋仁宗永昭陵已經對外開放,南宋六陵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包括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紹陵,以及宋徽宗永獻陵和宋哲宗孟后陵等!因為南宋帝王都有收復中原歸葬鞏縣的想法,所以南宋帝陵規模普遍偏小,諸多帝陵面積僅有2.25平方公里,和北宋皇陵的156平方公里相比可謂是極其寒酸。
2、宋朝健都在什么地方?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北宋建都在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南宋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北宋東京1、歷史悠久。開封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魏都大梁,隋朝大運河修成后,開封成為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五代后梁朱全忠首先在開封建都,此后,后晉、后漢、后周相繼在這里建都。公元960年北宋定都開封,史稱東京汴梁,由于開封無山川之險,采用城中套城形式,從里向外分為三重,即宮城、里城和外城,見下圖。
2、交通便利,開封是水陸都會,金水河、五丈河(廣濟渠)、蔡河、汴河(宋稱大運河)四條河流穿流而過。開封人口約100萬以上,2萬多戶經商,宋徽宗翰林畫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正是開封街頭繁榮景象的生動寫照。3、文化發達,開封設有太學、律學、武學、算學、書學、畫學、醫學各類專科學校,國家圖書館崇文院有圖書數十萬卷,宋代四大類書《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都是由政府在開封編寫。
當時先進的儀器如蘇頌的水運儀象臺,武器如較早的火藥箭都首先產生于開封,北宋建都開封,歷九帝168年,靖康二年(1127年)金攻占開封,城市遭破壞。南宋臨安1、按都城的規格,建立宮廷區及中央行政區,增辟宗廟、郊壇及城防等區域,宮廷區的總體布局基本遵循“前朝后寢”之制,其他各區按各自功能結合地形配置在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