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我國互聯網行業向國家納稅最高的企業,如果單獨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為杭州貢獻了近一半的財政收入,實際的數據以2018年為例,2018年杭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825.1億元,阿里納稅516億元,意味著阿里巴巴貢獻了杭州財政收入28.3%,當然是不到杭州一半的財政收入。
1、是杭州成就了阿里巴巴,還是阿里巴巴成就了杭州?
對于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靳水平認為:阿里巴巴的整體實力是不言而喻的,阿里巴巴自身就是人才的高地。在阿里巴巴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在杭州創業,因此,極大地改善了杭州的創業生態環境和人才儲備,阿里巴巴對于杭州的意義就在于,從創業開始,阿里巴巴就是一家建立現代企業治理的公司,他不依賴于家族管理模式,公司的開放性很強,尤其是建立的合伙人制度和文化,一些健康的公司形態不斷形成。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阿里巴巴促進了杭州的跨越發展,使得杭州在人才吸引力上,與京深滬不斷地接軌,奠定了杭州作為長三角的商貿優勢地位,另外,阿里巴巴讓浙商群體加速擁抱開放的治理形態,使得浙商商業的包容性和多元性進一步增強。有人將阿里巴巴比喻成攪動浙商之水的鯰魚,在它自身創造的GMV、GDP和稅收之外,它提振了浙江集聚全國資源,擁抱世界市場的能力,
部分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集團以及螞蟻金服集團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其中平均每個工作日納稅近1億元,而且有相當部分貢獻給了杭州本地。但是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還是一個生態圈,除了淘寶、天貓、聚劃算等平臺,還包含商家、第三方服務商、物流公司以及生態圈其他合作伙伴等,這些都為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阿里到底給了杭州多大的發展加成?
謝謝邀約。歷史上杭州曾經是南宋都城,大量北人遷居杭州,杭州人是江南人中的北方人,所以杭州人有著強烈人“城里人歸屬感”,他們的虛榮絲毫不沾染泥土地,而來自與南宋古都與西湖斷橋,非常詩情畫意,2000年9月10日,馬云把金庸先生的華山論劍搬到了西湖上,新浪的王志東、搜狐的張朝陽、網易的丁磊、8848的王峻濤,還有50多家國際跨國公司,以及加拿大駐華大使、英國駐滬總領事等在華代表前來。
上百家國內外媒體,數以千計的網民,所有人的眼球都聚集在天堂硅谷,這成為中國互聯網史上第一次盛事,隨著馬云和阿里巴巴的橫空出世,杭州原來的“人設”發生扭轉。相比天津被吐槽經濟深蹲、廣州老態龍鐘,杭州這場城市的文化經濟革命被迅速催熟,來得轟轟烈烈,被媒體頻頻提名“準一線城市”,這些年來,湖畔大學、云棲大會、還有阿里巴巴18周年的“世界級年會”輪番在杭城舉辦,杭州漸漸有了很多響亮的新稱呼:“世界電子商務之都”、“移動支付之都”、“全世界商品流通的數據中樞”、“中國云計算的中心”就連徑山鎮村子里的公交車都安放了支付寶掃碼器,未來生活的氣息從西湖彌漫到蕭山,杭州已經具備未來智慧城市的雛形。
3、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為杭州貢獻了近一半的財政收入,而這是各省市共同貢獻的,你怎么看?
阿里巴巴是我國互聯網行業向國家納稅最高的企業,如果單獨說,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為杭州貢獻了近一半的財政收入,實際的數據以2018年為例,2018年杭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825.1億元,阿里納稅516億元,意味著阿里巴巴貢獻了杭州財政收入28.3%,當然是不到杭州一半的財政收入,阿里巴巴的營業收入是由全國創造的,阿里的公司所在地是杭州,稅收肯定是要向當地政府納稅,阿里巴巴在浙江的收入只占其中一部分,而杭州所占份額更少,因此,說阿里巴巴為杭州貢獻了近半的財政收入顯然是不準確的。
阿里巴巴為杭州的經濟發展主要貢獻是:在阿里巴巴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來杭州創業,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到杭州發展,這就極大地改善了杭州的創業生態環境和互聯網產業鏈,使得杭州成為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阿里對杭州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極大的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到杭州的發展,并在杭州納稅,相關產業鏈在杭州創造就業超過了4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