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的記載最早見于《列子黃帝》,后來數百部典籍記載了華胥和他兒子伏羲的故事,在遠古時代,有一個繁榮的母系氏族部落,名叫華胥氏,后來被稱為華胥古國,它與流傳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密切相關,華胥地名,因是華胥氏生活工作的地方而得名,華胥,又名華胥氏,姓馮,生于華胥國(今藍田華胥鎮),葬。
在遠古時代,有一個繁榮的母系氏族部落,名叫華胥氏,后來被稱為華胥古國,它與流傳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密切相關。據專家考證,華胥是中國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會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領。她是炎帝和黃帝的遠祖,伏羲和女媧的母親。大約8000年前,華胥帶領部落人民為了生存而不斷遷徙,她走遍了黃河流域。她和她的孩子伏羲、女媧以及他們的后代一起,創造了燦爛的華胥文化。華胥文化對人類歷史文化的主要貢獻有:使婚姻儀式化,使古代人逐漸擺脫了無序婚姻和群婚;造網教漁獵,發明漁網狩獵,成為畜牧文化的源頭;做一個有結的書契,有簡單的文字;傅坐在神壇上,聽著四面八方的議論,畫著八卦,開始從法律上了解自然。后來被炎黃子孫逐漸發展為《易經》。女媧的笙簧是人類最早的樂器,也是中國音樂的起源。華胥地名,因是華胥氏生活工作的地方而得名。
2、華胥一詞最早出現在哪?華胥的記載最早見于《列子黃帝》,后來數百部典籍記載了華胥和他兒子伏羲的故事。華胥,又名華胥氏,姓馮,生于華胥國(今藍田華胥鎮),葬,西河和女媧的母親,古代的一個傳奇人物。傳說華胥踩著雷神的腳印,感應懷孕,生下伏羲和女媧,上古洪水之后,伏羲女媧拉伸了人類的命脈,成為了華夏民族的始祖。作為伏羲和女媧的母親,華胥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祖先,唐七公子的另一部著名小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