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干線將河南分成四塊四角古都組成了“河南中的河南、中原中的中原”它們的中心是鄭州鄭州的崛起,并不讓人感到意外?!疤猩?,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兩大交通動脈,也因此將河南分成了“四格”,▲三種“南方與北方分法與河南關系三種分法,第一種河南是“北方”;第二種河南是“南方”;第三種河南,處于中間地帶。
1、河南號稱“農業大省”,那河南產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大概能養活多少人?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但卻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的金額來看,河南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四川,農業大體上可以分為農林漁牧4個方面。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河南省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兩者占全國的比重均在10%左右。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萬公頃,折合1億6350萬畝,占全國的比重約為10%,
如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6649萬噸,也就是1330億斤,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黑龍江省。這1330億斤的糧食產量中,小麥產量720億斤,玉米產量470億斤,兩者合計占了糧食總產量的89%,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只簡單的計算主糧。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
以此計算河南一年的糧食產量可以養活3.8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27%。但是人不能光只吃主糧,加上其他糧食加工品,一個人一天的糧食消耗量約為0.75公斤,一年就是550斤,那么河南1330億斤的糧食,以養活2.42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7%。以此來看,河南的農業對全國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河南省人口占了全國的7%,但糧食產量卻達到10%。
2、河南養活了全國請問河南省每年向陜西輸入多少糧食?
首先,提這種問題的人,其目的是為了肆意挑起爭端,其心可誅!其次,如今的和平年代,并不存在某一個省份養活另外一個省份的問題,就像我們通過勞動,工作,或者做生意獲得報酬,然后用金錢購買食品,無論這個食品來自中國的那個省份,并不存在被養活的問題,這是一種貿易,或者說交換,而產糧省份,也不是無償的支援其他同胞省份,也是要獲取報酬的,
在困難年代,或者戰爭年代,當同胞面臨災荒和困難時,無償的伸出援助之手,才是讓人敬佩的,遠的不說,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當時的陜西只有千萬人左右,卻救助了數百萬河南同胞,并且災難過后,大批的河南人定居陜西,直到如今!最后,我想說,都是炎黃子孫,本應互敬互愛,要胸懷坦蕩,多記別人的好,少記別人的壞,素質好的人,往往多從自己找原因,而不是只去指責他人,為自己開脫!總以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覺得自己多么趾高氣揚,往往會讓人反感!。
3、為什么河南發展到現在地位不如從前了呢?
不再是政治中心,不再是經濟中心,甚至不沿海,但河南GDP全國第五,戶籍人口全國第二(常駐人口全國第三)。河南弱嗎?一點都不弱,而且很強,要論政治中心,北宋之后河南就不再是政治中心。要論經濟中心,很顯然有廣州深圳香港的珠三角地區,和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更強,但河南依然不弱呀。為什么?溫帶大平原,就是最強的地理優勢,
而溫帶大平原,在中國就是華北平原,而華北平原不僅僅局限于河南。如果單看華北平原地區,很多方面,依然是中國第一。比如綜合河南和山東的數據,山東和河南戶籍人口全國第一第二(常駐人口第二第三,常駐人口最多的是廣東),是相連兩省,人口最多的地區。其他任何兩個相連的省份不管是戶籍人口還是常駐人口,都沒有河南加山東多,
溫帶大平原地區就是適合人類居住,這一點是古今不變的。就比如二戰內戰抗美援朝結束之后的1953年人口普查,山東4800萬人口,河南4400萬人口,排全國的第二第三位(第一是四川的6200萬,不過四川未被鬼子占領,而且四川面積頂河南三個大),而這兩省都是抗戰期間的敵占區,抗戰內戰這里沒少戰爭,比如電影1942反應的也正是鬼子侵華,花園口決堤之后的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