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與菏澤牡丹的差別,己經不止于牡丹。洛陽牡丹生長,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洛陽牡丹是看出來的,敢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洛陽和菏澤都是我國享有盛名的“牡丹之鄉”;若想感受牡丹的歷史文化底蘊,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洛陽,《牡丹之歌》唱響了九朝玄皇的洛陽。
1、洛陽牡丹為什么這么出名?
洛陽牡丹是看出來的,敢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大而不松散,色艷而不奪香,眾芳互不排擠,春來時尚芬芳。洛陽牡丹是唱出來的,《牡丹之歌》唱響了九朝玄皇的洛陽。富貴自古始磨礪,埋莖寒冬才嬌艷,芙蓉國里盡朝輝,曾有傲骨拒帝宣。洛陽牡丹是吃出來的,溜溜爽的洛陽水席招搖著她的風姿,尤如王雪肌上最明亮的冠。
2、洛陽和荷澤,誰家牡丹甲天下?
洛陽和菏澤都是我國享有盛名的“牡丹之鄉”;若想感受牡丹的歷史文化底蘊,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洛陽,近些年,菏澤的牡丹種植聲名遠揚,它也的確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眾所周知,它是當今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產、科研、出口基地,牡丹高新技術科研、出口基地,牡丹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從經濟角度看,菏澤有著無限的潛力,也因此被中國花卉協會授予了“中國牡丹之都”的稱號。
荷澤被授予“中國牡丹之都”之前,中國花卉協會命名洛陽為“中國牡丹花都”,并在第3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式上,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特別是2011年的洛陽牡丹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后,1更是全力打造“牡丹花都”,致力于實現“滿城盡是牡丹花”的盛況美景,可以看出國家對洛陽的重視,也彰顯了國家對洛陽牡丹歷史文化底蘊的高度認可,也讓洛陽牡丹的聲譽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洛陽有“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之美譽,栽培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宋時甲天下,菏澤自明代才開始大規模種植牡丹,“甲天下”之說是清朝以后的事。洛陽牡丹與菏澤牡丹的差別,己經不止于牡丹,中國花卉協會授予洛陽和荷澤的稱號,顯然經過字斟句酌:一個“花都”、一個“之都”,一字之差,各有側重:一個側重于觀賞,突出了歷史文化;一個側重于規模,突出了經濟價值。
仔細品品,耐人尋味,洛陽和菏澤是友鄰城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兩地都去看看,比較一下。單純從旅游者的角度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洛陽,因為除了牡丹之外,洛陽還有龍門石窟、白馬寺、老君山、雞冠洞、白云山、龍潭大峽谷等眾多旅游勝地,而且洛陽消費不高,洛陽人民熱情好客,您可以盡情感受“十三朝古都”的文化氣息,欣賞牡丹“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況美景!。
3、為什么會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說法?
洛陽牡丹甲天下,意味洛陽牡丹花色美艷,花形各異,以及種類繁多。洛陽牡丹生長,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除氣侯,溫度適宜,雨水充足之外,最重要的一條,是土壤為沙性。【沙性是牡丹對士壤的特殊要求】,洛陽地處中原。黃河從浦州拐彎,轉向東流,流入中原地區,中原地區是黃河的沖積平原。大量泥沙沉落,造成洛陽的土壤為沙性,
4、“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句詩究竟是描寫長安還是洛陽的牡丹?
首先,從劉禹錫是何許人說起,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說到他的祖籍卻有些復雜,得從他7世祖劉亮說起。劉禹錫乃匈奴后裔,七世祖劉亮曾仕于北魏,任冀州刺使、散騎常侍等職,當時,定州、無極是冀州的屬地,所以有人說他的祖籍是無極。后北魏遷都,劉亮全家也隨之遷至洛陽,從此改為漢姓,
后來,劉禹錫的父親劉緒為避安史之亂,東遷嘉興(浙江),劉禹錫出生于此地,也有人說,他出生在彭州。劉禹錫19歲時游學長安,貞元九年(793),21歲的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榜高中進士,貞元十一年(795)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從此踏上仕途,劉禹錫的官場生涯起初還算順暢,可是僅僅10多年之后,就變異得常險惡和不可予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