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爸爸的嫂子叫“大娘”;爸爸的弟媳叫“嬸子”。爸爸的嫂子叫“大媽,幾媽”,爸爸的弟媳叫“娘娘,幾娘”,叫媽媽稱呼為“麥”的,河南當地居多,我們生活在祖國的大西北,地圖上最邊的雞尾巴那里,我們祖籍河南,早年爺爺那輩帶著老人還有我們的父輩逃荒到新疆,再后來就有了我們,我們當地雜居的民族挺多,在我們村里幾乎全部是回族人,也就我們幾家漢族,經常打交道都學會了回族話,除了在自己家會說幾句河南話,出了門都是回族話成了我們的方言,我們也學會了跟回族人稱呼媽媽叫“阿媽”,我們在生活上也都融入了她們的生活習慣,喜歡吃馕,平時中午的主食必然是面食,比如拉條子等,愛干凈,家里家外都是打掃得干干凈凈,院子里外都種滿了各種鮮花,我們從小的生活雖然談不上多富裕,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漸漸長大,這種習慣也就逐步傳承下來。
1、爸媽用方言怎么叫?
中國地大物博,語言豐富,方言各異,自己知道的也是風毛鱗角,孤陋寡聞。我們河南過去對父母的稱呼自然比較傳統的叫做“爹,娘”,把爸爸的嫂子叫“大娘”;爸爸的弟媳叫“嬸子”。媽媽的嫂子,弟媳“叫“妗子”,有些人把爸媽叫叔嬸,據說這樣叫法更親的意思。湖北人稱呼爸爸為“伯伯”媽媽為“麥”(諧音),爸爸的嫂子叫“大媽,幾媽”,爸爸的弟媳叫“娘娘,幾娘”。
2、老家稱呼媽媽叫“麥”,你們是怎么用老家話叫媽媽的?
叫媽媽稱呼為“麥”的,河南當地居多,我們生活在祖國的大西北,地圖上最邊的雞尾巴那里,我們祖籍河南,早年爺爺那輩帶著老人還有我們的父輩逃荒到新疆,再后來就有了我們,我們當地雜居的民族挺多,在我們村里幾乎全部是回族人,也就我們幾家漢族,經常打交道都學會了回族話,除了在自己家會說幾句河南話,出了門都是回族話成了我們的方言,我們也學會了跟回族人稱呼媽媽叫“阿媽”,我們在生活上也都融入了她們的生活習慣,喜歡吃馕,平時中午的主食必然是面食,比如拉條子等,愛干凈,家里家外都是打掃得干干凈凈,院子里外都種滿了各種鮮花,我們從小的生活雖然談不上多富裕,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漸漸長大,這種習慣也就逐步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