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監考老師發現學生用手機作弊,把手機沒收后交給班主任,結果學生就不做題了,怎么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的作弊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以前靠夾帶、翻書等作弊方式效率低、目標大,容易被老師發現,現在取而代之的作弊工具是手機,平時考試和期末考試,學校沒有安檢設備,考生在考試前,學校都要進行考前教育,考生不得帶手機進考室。
1、學生考試時用手機作弊,老師應該怎么做?
重要考試這種把手機帶到考室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高考和成人教育考試,考生進入考室前要通過“安檢”,手機和其他通信設備都會被輕松檢測出來,關機并放到物品存放處,如果被發現考生帶手機進入考室,該科成績零分,并記入誠信檔案,三年內不得參加高考。平時考試和期末考試,學校沒有安檢設備,考生在考試前,學校都要進行考前教育,考生不得帶手機進考室,
2、信陽一高中學生考試利用手機作弊被學校停課處理,家長投訴至市長信箱,你怎么看?
彼此一身毛,卻說他人是怪物。這世間,有些人,有些事,咋就這么讓人難以理解和信服呢?學生考試利用手機作弊,被學校停課處理,家長投訴到市長信箱,其實就是教育孩子的責任互推的問題,是追究責任歸屬的問題,我們透過這個問題的本身,發現了家校共育缺乏有效溝通的問題——先說教育孩子的責任歸屬的問題,首先是家長的責任,其次才是學校與社會。
自己都沒搞明白的事,何必又要求他人搞個明白!如果家長失職,自己一身“毛”,你又有什么資本指責他人是“怪物”?再說家校共育缺乏有效溝通的問題,孩子作弊,學校讓孩子停課回家反思。學校懲戒處理,對其本意的理解,應當是讓家長配合學校對孩子的思想進行教育,從報道的內容來看,學校和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或者根本沒去溝通。
學校把孩子處理了回家反思,這一腳貌似把“球”踢給了家長,但這一腳,很有力道,也有對責任的推脫之嫌,難免被人質疑。學校把“球”踢出去了,剩下的事就交給家長了,根本沒有考慮,家長的感受,對這樣的處理結果能否認可和接受,孩子被學校處理了,作為家長,換做我,最起碼得有個條件反射的意識,得弄清楚事發原因,主動去找學校了解情況,協商教育孩子的可行方案。
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而家長也是被踢來的“球”砸痛了,,見招拆招,一腳踢向學校:學校該做的事憑什么讓我擔責任?這世間,有些人,有些事,追究地太明白,往往是傷了感情,也會破壞共同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教育要有包容和理解。學校和家長,如果只盯著對方的缺點,其結果可能是造成家校矛盾,兩敗俱傷,對教育的理解與包容,來自于家校共育的有效溝通。
3、考生作弊將高考試卷上傳到APP搜題,你怎么看?
根據網上消息顯示,該考生已被取消考試資格,該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提醒參加各種考試的朋友,一定要遵守考試的規則,并且國家組織的大型考試,違反考試規定都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根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規定,第六條考生違背考試公平、公正原則,在考試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一)攜帶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材料或者存儲有與考試內容相關資料的電子設備參加考試的;(二)抄襲或者協助他人抄襲試題答案或者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資料的;(三)搶奪、竊取他人試卷、答卷或者脅迫他人為自己抄襲提供方便的;(四)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參加考試的;(六)故意銷毀試卷、答卷或者考試材料的;(七)在答卷上填寫與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號等信息的;(八)傳、接物品或者交換試卷、答卷、草稿紙的;(九)其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或者試圖獲得試題答案、考試成績的行為。
4、湖北考生作弊內幕曝光,為什么大家會更加憤怒?
湖北考生作弊內幕曝光,可以說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驚愕,隨之而來的是憤怒,大家所質疑的就是該生如何能夠順利的過五關斬六將,將手機帶入考場并將試題上傳。還有就是高考如何保證公平公正,一、該生將手機帶入考場,并上傳試題的幾個疑點,河北考生帶著假牙套都不能進入考場,該考生如何規避的儀器檢測?我們都知道,但凡正規的考試,都會有安檢,據說有的男生的褲子拉鏈、女生的發卡,都無一幸免,這個女生是如何做到把手機放在薄衣服里就順利帶入了考場?就憑她用手舉起了薄衣服,就不對手里的東西進行檢測了嗎?2.能夠在考場上拿出手機拍試題,監考老師為何視而不見?高考每個考場三位老師,可以說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整個考場,哪怕稍微有一個風吹草動的動靜,監考老師的眼光都會刷得掃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