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中心客運站是中山南部鎮區最大的客運站,客運班車通達全國18個省600多個城市。三鄉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強鎮,涌現了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業——中山溫泉賓館、第一家高爾夫球場(會)——中山溫泉高爾夫球場(會),三鄉教育質量全市聞名,桂山中學是國家級示范高中,三鄉理工學校是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三鑫雙語學校、君里學校是全市民辦學校的標桿,全市第二個鎮區實現戶籍高中生免學雜費教育。
1、中山是幾線城市,發展潛力怎么樣?
中山今年升為二線城市。城市不大,原是佛山地區的一個縣。后南部割出一塊成珠海,北部割塊地給廣州成為廣州南沙自貿區,然后升為地級市。廣東的四小虎,經濟不錯,但交通落后,市中部是五桂山脈,古稱香山。產沉香,金絲楠,黃花梨,紫檀等珍稀樹木,無重工業和大型化工廠。空氣好,綠化好,宜居,隨著交通的改善(深中通道,深中地鐵,廣中地鐵…)。
2、中山三鄉鎮屬于中山哪個區?
三鄉鎮位于中山市南部,毗鄰珠海澳門,面積96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和4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6萬(戶籍人口4萬),港澳臺同胞、旅外僑胞7萬,是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中國古典家具名鎮、廣東省中心鎮以及中山南部組團中心,鄧小平、江澤民等4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蒞臨三鄉視察指導工作,
2016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15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74968元,國地兩稅收入2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億元,外貿出口13億美元。在2017年全國千強鎮中三鄉位居58位,三鄉是交通區位優越的樞紐中心。三鄉位居珠三角東西岸城市交匯中心點、珠海特區和偉人故里中山兩市的直線中點,屬于珠中江城市“半小時生活圈”和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
全鎮105國道、城桂快線貫穿全境,擁有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太澳高速三大高速便捷出入口,距離港珠澳大橋和建設中的深中通道直徑不超過20公里,南沙港、高欄港、中山港、神灣港乃至港澳地區的多個水運口岸環列,穗、深、珠、港、澳等機場均處在90公里交通圈內。鎮中心客運站是中山南部鎮區最大的客運站,客運班車通達全國18個省600多個城市,
三鄉是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名鎮。三鄉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嶺南名鎮,香山置縣前屬東莞縣文順鄉,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置縣后屬豐樂鄉谷字都,史稱“谷都”,明清時期出過3位進士24位舉人;近現代涌現了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著名電影導演鄭君里,為毛澤東主席攝影的攝影家鄭景康,創辦國立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現中央美院)兼首任校長、美術教育家鄭錦等歷史文化名人;當代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鄭耀宗、鄭健超、鄭守儀,美籍華裔宇航員鄭福林、雅居樂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卓林、著名高爾夫球員梁文沖等。
三鄉教育質量全市聞名,桂山中學是國家級示范高中,三鄉理工學校是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三鑫雙語學校、君里學校是全市民辦學校的標桿,全市第二個鎮區實現戶籍高中生免學雜費教育,工人業余藝術團、鄉之韻義工歌詠隊等43個文化團體蓬勃發展,涌現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馬觀源、“中國好人”余永兵等先進人物典型,被評為中山市文化強鎮5A等級。
三鄉是改革開放發展的投資熱土,三鄉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強鎮,涌現了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業——中山溫泉賓館、第一家高爾夫球場(會)——中山溫泉高爾夫球場(會)。1984年改革關鍵時期,小平同志于1月28日清晨登臨羅三妹山,并發出了“不走回頭路”的世紀強音,近年來,三鄉鎮緊緊扭轉“1 2 N”新型專業鎮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企業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全鎮擁有工業園區1.6萬畝,2000多家廠企,頗具規模的各類專業市場13個,其中高新企業34家,曼秀雷敦成為10億級企業,和勝鋁業成功在中小板上市,尚洋科技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鋁制品和汽車維修配件等支柱產業加快集聚發展,2016年,全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5億元,服務業增加值9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