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帝孫修在位時,孫陳被殺,孫俊和孫陳也被從孫氏族譜中除名,改名為顧鈞和古禪,孫堅的哥哥,趙一中郎將孫敬的曾孫,定武中郎將孫貴的孫子,還有三七侍郎孫公的兒子,孫秀年間,孫臣被殺,兄弟孫俊、孫臣被孫秀詔從族譜中除名,改稱顧鈞、古禪,孫俊是孫晨的表弟,孫堅的哥哥孫敬的曾孫。
孫俊是孫晨的表弟。孫俊(219-256),字長,三國時吳國宗室,權臣、宰相、將軍。孫堅的哥哥孫敬的曾孫。除掉了最大的敵人諸葛恪后,成功掌控了吳國的大權,不久就在討伐魏國的路上因恐懼而死。37歲,去世后由堂兄孫晨繼任。吳景帝孫修在位時,孫陳被殺,孫俊和孫陳也被從孫氏族譜中除名,改名為顧鈞和古禪。
2、三國孫峻孫綝之間是什么關系孫俊(219-256年9月19日),大名深遠,是三國時期吳國宗室,權臣、宰相、將軍。孫堅的哥哥,趙一中郎將孫敬的曾孫,定武中郎將孫貴的孫子,還有三七侍郎孫公的兒子,孫俊年輕的時候,他勇敢、無畏、能干、有能力。他先是擔任吳魏的校尉和仆從,孫權病危時,與諸葛恪聯名上諭。孫良即位后,升任吳國大將,在設計并殺死政敵諸葛恪后,開始掌握吳國大權,拜丞相、將軍,封富春侯。奪取政權后,大肆滅族,廢太子孫鶴、孫權之女孫魯豫,先后殺太子孫登之子英,太平元年(256年),在征伐魏時病逝,時年37歲,將后事托付其堂兄孫陳。孫秀年間,孫臣被殺,兄弟孫俊、孫臣被孫秀詔從族譜中除名,改稱顧鈞、古禪,因此,孫俊是孫晨的堂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