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境內,開封的經濟總量遠不如省會鄭州。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封的地位開始發生動搖,在歷史上的地位,遠在鄭州之上,南方的糧食開始經過江蘇、山東等地進入京師,不在需要經過河南開封轉運,最終,經過選擇確定在開封西邊的鄭縣,在建國以后,經過各方面的考慮以后,國家決定把河南的省會從開封遷移到鄭州。
1、開封在河南排第幾?
開封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雖說現在和北京,西安,南京等等這樣的古都比起來有些微不足道,但輸不在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而在于是現代化城市的襯托。開封在北宋王朝,是國際頂尖大都市,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北宋時期的經濟總量占到世界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三十,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經濟體能達到如此的地步,不過這些畢竟是歷史了,都過去了。
2、河南開封發展前景如何?
說開封的發展前景之前,就繞不開這座古城的歷史,河南開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兩千年前曾經是世界的繁華大都市,因汴河成為中國宋朝的古都,后來因為黃河水患和常年戰亂,開封的繁榮逐漸走向沒落。現在開封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清明上河園、開封府、大相國寺、龍亭公園、翰園碑林、天波楊府,變成了全國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個景點每天都有宋代的文化民俗表演,再現了宋朝的繁榮,現今的開封目前主要是以旅游業來發展城市的經濟,
未來的開封肯定還是依托旅游資源繼續發展,打造和發揚旅游文化名片,因為開封的交通和鐵路比較落后,經濟發展一般,土質疏松的原因開封又不能建設高樓大廈,所以各方面發展條件都受到限制。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正在實施鄭汴一體化的城市發展戰略,以開封的旅游文化和鄭州的經濟發展、交通鐵路進行結合,在中原城市群的總體規劃中,鄭汴中牟形成白沙片區,將開封作為鄭州都市圈的功能城市,將鄭州的部分教育職能逐步向開封轉移,使開封成為鄭州都市圈的教育基地,實現一體化發展,
3、如果,河南的省會是開封或洛陽怎么樣?對河南人意味著什么?
只要河南行政區劃沒有大的調整,省會地位,妥妥的,會是鄭州。河南省版圖和格局決定了:省會定鼎鄭州,是必然的、最優的選擇!河南省及周邊地區,有中原、中州之稱,從先秦以來,河南地區可謂是古國林立、人口稠密,是歷代王朝的腹心——歷史上經歷了多輪變遷后,在明代形成了版圖的基礎——這個格局穩定后,河南長啥樣呢?看到河南地圖,有什么特點?輪廓形狀:略似一個不規則的“中”字東、西、南、北,四個角,與多個省份相鄰,中間的河南猶如一個“中”,又好似一個胖版的“十字”。
這冥冥之中與其中原、中州的“中”完美契合,自然地理:一半平原,一半山地;黃河分成南北兩半交通格局:兩大干線交匯,構成了河南的動脈我們知道:秦嶺淮河是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我們常常說北方人、南方人,河南人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些爭議:到底是“南人”,還是“北人”?秦嶺淮河一線的最中間一段,就穿過了河南——河南既有北方區域,也有南方區域。
河南,屬于東部還是西部?不東不西,它西接西北、東望淮海,河南,屬于北方還是南方?不北不南,它北跨黃河、南抵長江。河南省市跨越南北、連接東西的“中樞省”,它的自然地理、交通干線格局,都是中正、嚴整;這樣的地理環境和格局,決定了它必須找一個最優中心,才能承擔起交通中心——而交通中心溝通的不僅是河南的動脈,而且是全國最重要的干線,這對于城市的推動力極大,
這樣的區位的城市,必然有利于以最優化的方式吸引全國乃至周邊的資源——這樣的地方成為全省最大城市,只是時間問題。鄭州,恰好就位于這個點上,河南歷史上的洛陽、開封、安陽、商丘、許昌等在歷史文化上都很輝煌,但當時沒有河南省這樣的行政區域——當河南省版圖穩定下來之后,它們的區位優勢就不存在了。鄭州,接管了這個重要角色,
如上圖(大地理館制圖)四角的四大古都,組成了“河南中的河南、中原中的中原,這四個古都的中間則是省會鄭州??偨Y一下:為什么河南其他歷史名城無法成為省會?一,因為今天這個模樣的河南省的歷史并不長,漢唐洛陽、宋朝開封,是全國的中心,而不是以今河南為參照的,近代以前水路運輸非常重要,后來的鐵路公路建設開展,南北東西大道的交點將更多的優勢轉移到了地圖上的——鄭縣!以河南省版圖為參照,舊時的古都安陽、商丘、洛陽、開封、許都等都偏離中心,鄭縣(今鄭州)恰好在他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