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考生被河南當地某一本院校錄取,但考生理想志愿是外省211學校,考生直接把錄取通知書作廢了,就成了失信考生了。如果考生被某高校已經錄取了,要選擇復讀,需要向錄取高校確認一下有沒有給考生注冊學籍,如果考生已經被錄取,但是選擇復讀或者其他出路,不僅浪費寶貴的招生名額,而且還浪費高校的教育資源。
1、19年河南考生已被錄取,但又想去復讀,怎么辦?
河南省教育部門在2018年就已經出臺對已經被錄取但是不入學報到的考生相關懲戒措施。河南省作為一個高考大省,但是又因為河南省高等教育資源又相對全國其他高考大省來說是嚴重偏少的,所以在河南高校招生名額是相當寶貴的,如果考生已經被錄取,但是選擇復讀或者其他出路,不僅浪費寶貴的招生名額,而且還浪費高校的教育資源。
正因如此,河南省處理這個問題的措施是全國最嚴厲的,也是第一個出臺如此嚴厲懲戒措施的省份,1,限制來年報考院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愿填報的批次,僅僅允許最多填報兩所院校,2,將考生這種失信行為納入誠信檔案。高校有權拒收被納入誠信檔案的考生,兩者相結合的情況下,就是對有失信行為的考生最嚴厲的懲戒。本來就只有兩個報考名額,可能最后因為被納入誠信檔案拒收,
那么既然在明知被錄取的情況下,又決定復讀,那么具體該怎么辦呢?第一,及時聯系被錄取高校,一定要以委婉誠懇的態度表達自己不想去報到的想法,不想浪費寶貴的招生名額和高校的教育資源,懇求學校退檔第二,可以按時報到,先體驗一段時間被錄取這所高校,可能到時就會打消再去復讀的想法。如果實在是還想復讀,那就以正當理由辦理退學,再去復讀,
2、高考后被不喜歡的學校錄取了,想去復讀,需要去學校退檔嗎?
問題里的不喜歡三個字凸顯出提問者的稚嫩,作為還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建議全面了解自己和所報專業以及學校,不要簡單地用不喜歡形容,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充分了解錄取專業再做抉擇,畢竟復讀一年有可能會打水漂。如果想復讀直接不去學校報到就行了,兩周內不報到學校就會自動取消學籍,但是,未來可能會將錄取不報到行為算不誠信行為,納入征信系統,畢竟是占用了有限社會資源。
3、我是河南考生錄取了但想復讀,請問記誠信檔案會對以后有什么影響?
1、如果直接不去報到,也沒有跟學校說明退檔,那影響就很嚴重了,誠信記錄一定會有。對以后的工作喝生活都會有影響,2、如果跟學校溝通順暢,將檔案退回,那會記錄在個人檔案中,誠信記錄不一定會有。3、但復讀第二年只能報兩所院校,學校也有權根據你的檔案記錄決定錄取不錄取你,如果你又一次報了上一年得學校,那80%的可能不會錄取。
4、河南考生退學復讀是否會被記入誠信檔案,并且來年最多只能報考兩個志愿?
先來看一看河南省招生考試院的一份通知,從這份高校招生工作規定上看,指的是錄取后不入學就讀的考生將被記入誠信檔案,來年報考志愿,在實行平行志愿的所有批次里,最多只允許報考2所學校。解釋一下:1.失信考生指的是已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但因為自己不愿意而違反約定,未在規定時間內去報到入學,也不作任何說明與補救,而是自行選擇復讀的考生,
比如說考生被河南當地某一本院校錄取,但考生理想志愿是外省211學校,考生直接把錄取通知書作廢了,就成了失信考生了。2.已經入學就讀,之后經高校允許退學復讀的不在此列,所以,提問者若是后一種情況大可放心,不會被記入誠信檔案,也不會有報考限制,當然,你退學的這所高校應該不會再對你敞開懷抱了,不過有兩個問題需要考慮:第一,高校會不會同意你退學;第二,退學復讀后是否需要以社會青年身份參加高考?3.失信檔案還會附寄給來年提檔的高校,由他們定奪考生是否品德過關,實際上意味著考生提檔后滑檔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