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深圳第一個想到的是“創新之城”深圳是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也可以說是第一個經濟試驗區,它改變了一個廣東邊遠的小魚村,第一次規模填地,第一次為外來企業建廠房,第一次讓外來農民工進駐深圳多少的第一次讓深圳充滿活力,讓深圳讓世界刮目相看,從第一幢全國最高樓開始,開創三天一層的建樓速度,讓深圳速度深圳經驗留下了豐富的遺產,使深圳快速成為大都市,深圳的電子產業從山寨開始到自主創新,如今深圳的電子行業已經是世界電子的驕驕者,還有深圳的人才應用,讓深圳更具活力,有了人才才能有一切,深圳最早創新出臺“人才強市”的措施城市。
1、你來深圳最初的夢想是什么?
2002年7月1日在離開外資公司上海代表處經理崗位后加入了一家外資芯片設計公司擔任銷售總監。任務是迅速組織隊伍推廣新產品提升業績,樣品還沒有出來,我就急匆匆地跑到深圳,尋找和發展代理,拜訪潛在客戶,組建深圳辦事處,了解分析競爭對手,希望迅速打開局面。見了很多家渠道商,大多一臉猶豫,見到客戶,絕大多數臉色不好看(希望看到這個的老朋友不要臉色不好看!),說得再好,他們不是你的白老鼠!“樣品還沒出來,就多好?出來測了再說!”我全理解,能愿意后面測試樣品的就很好了!但還是堅持多了解有關情況。
我制訂了具體的策略措施,客戶分臺資、港資、國企、民營、個體,交貨分大陸、香港,報價區分各種類型,代理分類排隊,按客戶具體情況進入難易程度排隊,價格視競爭對手和客戶區別對待,銷售按品牌產品走代理、貼牌產品賣對手和有出貨量的,芯片銷售賣對手和封測企業,一個月我們建立了辦事處,人到位,工作上軌道,兩個月,代理隊伍成形,9月樣品出來,測試第3天拿下手機充電器的標桿企業—X毛腿,CEO也去看了真實情況,大訂單突然來臨!我們帶著這個喜報和樣品再去前面談過的潛在客戶,臉色從詫異到馬上安排工程測試,到談價格、詢問備貨量、介紹他們的生產計劃...我報告黃總:加緊芯片生產、爭取最多封裝測試產能!我準備把家從上海搬到深圳。
許多深圳朋友說,深圳特區政策沒有優勢,上海多好!但是必須以深圳為基地指揮對深圳、東莞及周邊的銷售管理!在上海遙控不行!事后的2003年的SARS來了,我們的競爭對手都回美國、日本、臺灣、香港、回上海等城市,我們堅守在深圳,開始一個月,客戶不讓去拜訪,“電話講就行了”。我們就電話中談技術,樣品從上海發,
2、說到深圳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么?
3、寶安和深圳在歷史上是什么關系?深圳為什么叫深圳?
說到寶安和深圳的關系,就不能不提百多年前那段屈辱的歷史,追溯太久遠的歷史已意義不大,我們還是將時間線從水深火熱,戰亂不斷的大清國說起吧。歷史上的寶安縣據有據可考的歷史,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初設寶安縣,公元757年唐時,改名東莞縣,直至大明1573年萬歷年間,又由東莞縣分出新安縣。劃定的新安縣便是日后的寶安縣和香港的地域范圍,
近代史上的新安縣時間來到19世紀中期,此時的新安縣早已改旗易幟,歸屬于大清十三布政使司之一的廣東行省廣州府。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1839年7月,英國水兵在尖沙咀打死村民,先后爆發的兩件事促成了中英不可調和的矛盾。林則徐下令禁停止一切貿易往來,英國人則認為大清官方侵犯了他們神圣的私有財產,雖然是鴉片,還迫害了英王陛下的臣民,
于是戰爭爆發了。從1840年到1842年,持續了兩年鴉片戰爭結束,戰果就是大清被迫簽定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后面的幾十年間大清龍旗始終威武不起來,邊打邊賠,直至將整個香港割讓完,1842年8月29日-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10月18日-割讓九龍給英國1898年7月1日-英國租借新界,期限99年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開始,廣州府新安縣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便一分為二,劃界而治,一邊是英屬香港,一邊是少了半截的大清新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