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逆回購政策,就要認識逆回購重要的4個交易日,詳情如下T日。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又包括正回購和逆回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什么是央行逆回購,到期清算日(非交易日順延)(N為逆回購天數)T N 1日,我們應該如何利用逆回購獲得盈利呢,以下是節選自360百科的關于央行逆回購的定義。
1、國債逆回購收益怎么算?
想了解逆回購政策,就要認識逆回購重要的4個交易日,詳情如下T日:成交日、首次清算日T 1日:首次交收日,相當于是借款人拿到了資金(非交易日順延)T N日:到期清算日(非交易日順延)(N為逆回購天數)T N 1日:到期交收日,相當于是借款人償還資金(非交易日順延)第一個關注點:資金什么時候能轉回賬戶買股票?很多投資人可能有一個誤區(包括筆者自己),以為T N 1日才能購買股票,這是錯的!實際是T N日即可購買股票。
2、逆回購是什么意思?
央行作為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者,其一舉一動對國內經濟發展特別是金融行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多種多樣,比如說公開市場操作、借貸便利等等,主要是用來調節市場資金的流動性的工具。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又包括正回購和逆回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什么是央行逆回購,以下是節選自360百科的關于央行逆回購的定義:央行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
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從這個定義中也可以看出央行逆回購事實上就是往市場里面撒錢,增加基礎貨幣的供給,從而緩解了市場的流動性。這個過程是:央行在正回購的時候在一級市場賣給銀行、券商有價證券(可以是國債之類的),銀行或是券商想要買這個證券就需要拿錢對吧,拿了錢,這個錢就到了央行的手里,而銀行和券商的錢哪來的?只能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這樣一來市場上的錢就少了,
之后央行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把自己發行的有價證券回購回去,這樣一來也就是銀行、券商之前買的央行的有價證券現在又要賣給央行,央行買回來的時候也需要拿錢買,這個時候央行就會與銀行或是券商在一級市場交易,把錢給銀行或是券商,然后把自己之前發行的有價證券買回來,這樣一來銀行或券商手里的錢就多了,銀行會進行理財或是放貸,把錢流到市場中,而券商會進行各種投資,同樣的也會把錢流通到市場中,這樣一來市場的資金就多了起來,流通緊張自然也就緩解了,這就是逆回購。
這種做法比直接的降準降息對市場的負面影響更小,而且操作起來更加便利,滯后性較短,此外除了逆回購之外,MLF(俗稱:麻辣燙)、SLF(俗稱:酸辣粉)也是目前央行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頻繁逆回購發生的時間節點:在每月的交易日央行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逆回購操作,但是通常情況下,沒到月末、季度末、節前和年底,央行都會加大逆回購的操作力度。
其中,月末和季度末增加逆回購的原因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流動較為緊張,特別是銀行每季度的MPA考核,每到這個時候銀行就會為了成績好看點趕緊回籠資金,通常會造成市場特別是股市資金流通過于緊張的局面,央行為了緩解這種局面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增加逆回購操作力度,而節前、年底資金緊張主要是因為過節大家都會選擇持幣過節,安全性比較高。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利用逆回購獲得盈利呢?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國債逆回購這種無風險的套利來獲取利潤,不過從經驗來看,建議10萬元之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在深市借出自己的閑置資金,而在選擇期限的時候,以計息期為主,盡量選擇在周五或者周四的時候買入國債逆回購,這樣計息期就會大概率包含周六、日兩天,能夠保證大家獲取更多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