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養老服務現狀武漢養老服務業未來如何發展。據統計,武漢已建成養老服務設施2326處,其中市、區公辦養老機構15家、社會辦養老機構(社區養老院)183家、農村福利院74家,繼續推進“互聯網 居家養老”,建設“家庭養老院”,武漢晚報訊(記者徐錦博通訊員戴良軍)記者18日從武漢全市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專項行動部署會上獲悉,武漢四部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今年將全面清除養老機構已排查出的重大風險隱患。
1、武漢“養老白皮書”發布,養老床位85983張,2020年可突破10萬張,你怎么看?
養老服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老齡人口的不斷增長,我國正在經歷著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齡化過程。同時,人們多樣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對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過,從供給端來看,中國養老產品和服務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水平不高的矛盾突出。
如何解決養老問題,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日益成為一個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社會問題,為此,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武漢市養老服務現狀武漢養老服務業未來如何發展?怎樣破解大城市養老難題?據統計,武漢已建成養老服務設施2326處,其中市、區公辦養老機構15家、社會辦養老機構(社區養老院)183家、農村福利院74家,
全市養老床位總數已達85983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床位12529張、社會辦養老機構床位31651張、農村福利院養老床位8190張。今年2月,武漢成為全國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試點城市,截至8月底,普惠養老在建或擬建項目24個,涉及床位10648張,今年計劃新增床位1210張。全市建成13個“互聯網 居家養老”區級平臺、248個線下服務網點,
“三助一護”(助餐、助潔、助醫、遠程照護)已覆蓋75%的中心城區街道,服務老人400多萬人次。同時,武漢探索出居家養老醫療服務、日間養老醫療服務、開設老年康復床位和托管養老機構醫療業務等多種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全市90%以上養老機構內設有醫療機構(服務點)或與衛生服務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比例達48%。
完善普惠養老服務設施調查顯示,武漢老年人前五位的生活需求是醫療上門巡診、水電設施和電器維修、家政服務、康復訓練和送餐上門服務,最需要的精神需求依次是子女探望、社會關懷、聚會娛樂、社區上門探訪、外出旅游,下步,武漢將加快養老服務體系的深化和完善,推進養老服務業從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繼續推進“互聯網 居家養老”,建設“家庭養老院”,
按照“1個專業機構 N個服務網點”的思路,在全市新建一批街道、社區級的普惠養老服務設施,形成養老設施骨干網,打造武漢“普惠養老”城市品牌。預計到2020年,全市養老總床位數超過10萬張,各城區至少有1處功能全、檔次高、床位設置在500張以上的綜合性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站)1036個,一個中心村布局1處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
2、年內清除養老機構重大風險隱患,武漢擬創建一批五星級養老機構,你怎么看?
武漢晚報訊(記者徐錦博通訊員戴良軍)記者18日從武漢全市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專項行動部署會上獲悉,武漢四部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今年將全面清除養老機構已排查出的重大風險隱患。市區相關部門近期排查發現,武漢7家養老院有不同程度的火災隱患,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將被掛牌督辦,據介紹,7家養老院存在未按規范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噴淋系統、應急照明設備等26項火災隱患問題。
武漢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負責人表示,將加大整治力度,對存在重大火災安全隱患的養老院,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將依法取締、關停、撤并,9月10日前全面清除養老機構已排查出的重大風險隱患,實現60%以上養老機構符合《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國家標準,記者了解到,因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無法整改等原因,去年以來武漢已關停8家養老院,今年將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推動解決養老機構重大安全隱患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