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侵華日軍發動中條山戰役殲滅駐守山西、河南的國民黨軍隊主力,控制黃河以北地區,擴展資料:中條山戰役事件發生前后,蔣介石以挑戰和發號施令的方式“邀請”中共出兵配合戰斗,如果提到中國抗戰史上最屈辱的事件戰役,歷史上毫無疑問叫中條山戰役也叫晉南會戰。
如果提到中國抗戰史上最屈辱的事件戰役,歷史上毫無疑問叫中條山 戰役也叫晉南會戰。在這個戰役中,國軍俘虜3.5萬人,棄尸4.2萬具,而日軍僅陣亡673人,受傷2292人。就連國軍總司令蔣介石也不得不承認,晉南戰役是“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
二戰區晉西部隊被第五戰區的同蒲部隊和冀東部隊牽制和配合到隴海。在上述判斷的指導下,國民黨軍在中條山地區的主力部隊作了相應的部署:第九軍配長司令部設在豫北重鎮濟源;四十三軍趙士齡在山西南端的垣曲;第十七軍滋部在絳縣一帶;第3軍部,第80軍孔令勛部在聞喜、夏縣地區,第98軍部在東鳳鎮地區,第15軍范部在高平地區。另外在太行和太岳地區部署了四個軍作為應對。
3、參加“ 中條山 戰役”的陜軍將領是哪一位中將王軍王軍是陜西蒲城人。1941年5月,侵華日軍發動中條山 戰役殲滅駐守山西、河南的國民黨軍隊主力,控制黃河以北地區,5月7日凌晨,日寇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向中條山地區的東、北、西三個方向的隘口發起進攻。次日,北路日軍坂本師團向王軍右翼陣地發起進攻,王軍領兵拼死一戰,黃昏時分,官兵傷亡慘重。5月9日,王軍在與日本侵略者的激戰中英勇犧牲,被國民政府追授為中將,擴展資料:中條山 戰役事件發生前后,蔣介石以挑戰和發號施令的方式“邀請”中共出兵配合戰斗。前期,蔣邀請中共出兵的真實意圖是讓八路軍配合國民黨部隊守住中條山,后期蔣更感興趣的是借機消耗中共的力量,或者在政治上打擊中共。中國共產黨同意了蔣介石的請求;只是主客觀環境使得中共出兵稍晚,力度不夠,未能對日軍造成嚴重打擊;日軍確實多次散布“中國共產黨與日軍永不沖突”的謠言,意圖挑撥離間,分化抗日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