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制以后,不管是央企、國企(包含地方國企)都沒有編制一說。一般市屬國企,如果是發達城市的則屬于一級和二級、三級國企,而如果是欠發達城市,或者說西部地區,很可能就屬于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國企,市屬國企一般屬于正處副處,正科副科級別,而省屬國企則處于正庭副廳級別,央企在屬于正部級和副部級級別。
1、市屬國企到底有沒有編制?
國企改制以后,不管是央企、國企(包含地方國企)都沒有編制一說!編制,是相對于公務員系統和事業編制系統來說的。并不是說,招聘流程參照公務員,就是有編制,這就像是安保公司會軍訓一樣,會軍訓的就一定是部隊嗎?當然,如果在央企晉升到一定職務,會納入到編制系統。比如有副部級央企一把手,其任免都是由中組部安排,但絕大多數國企、央企員工,都是勞動合同制,繳納五險二金,屬于國企的“正式員工”,和一些輔助崗位的第三方派遣還是有區別的。
2、國企的領導有行政級別嗎?
在我國,國企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它不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方式都按照企業模式來設定,以效益和利潤為先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表面怎么看都是企業。可實際上它又區別于一般企業,在很多方面或多或少有行政事業單位的影子,比如說公益性,很多國企都有優先保障國計民生的職責,比如干部管理方式,國企領導又參照行政事業單位實行分級管理,納入各級組織人事部門管理,
換言之,國企雖然是企業,沒有行政或事業編制,但實際上國企有行政規格,其領導比照行政事業單位設置了行政級別。具體規格視企業自身情況而定,比如央企,有副部級央企和正廳級央企。副部級央企的黨委書記、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副部級干部,歸口中組部管理,由中央下文任命;副職為正廳,現今一并納入中組部管理,也是中管干部;企業內設部門和一級子公司比照正廳設置,由國務院國資委考察任命,其余崗位則由企業黨組負責管理,
正廳級央企領導班子統一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班子以下的處級干部則由企業自行考察任命,報國資委備案。省級國企一般是正廳設置,企業班子成員由省委組織部推薦考察,列入省管干部范疇。涉及黨內職務的由省委組織部下文任命,行政職務統一由省政府任命,企業內設部門的處科級干部由企業黨組自行考察任命,報備省國資委。地市級國企一般是正處級設置,正職設定正處級,副職比照副處級,納入市管干部范疇,
企業內設的部門則按科級設置,日常管理由企業負責,報備市國資委。縣級國企以此類推,國企領導有幾個明顯特點:第一,國企領導不是公務員,而是企業人員,哪怕其有級別,并且納入組織人事部門管理。因此,如果國企領導是從行政機關調任,其必然要失去公務員身份,第二,國企領導的薪酬待遇不執行行政事業單位標準,而是按照企業模式核定拿年薪。
國企領導工資待遇因此普遍高于公務員和事業編,第三,只要有工作需要,國企領導隨時可以交流到行政事業單位任職,登記為公務員或事業編。第四,國企領導雖然沒有行政事業編制,但只要級別在,仍然可以享受相應的政治待遇,比如會議排序、閱文、工作用房等等,與機關事業單位領導無異,甚至于,很多國企領導因為掌握強大的經濟資源,地位還高于同級的部門領導。
3、去市屬國企工作好嗎?
國有企業屬于國資委管,而國有企業有正部級、副部級、正廳副廳、正處副處、正科副科幾個級別,市屬國企一般屬于正處副處,正科副科級別,而省屬國企則處于正庭副廳級別,央企在屬于正部級和副部級級別。所以看清楚了這個級別分類和級別高低,就能知道相應的好壞了,一般市屬國企,如果是發達城市的則屬于一級和二級、三級國企,而如果是欠發達城市,或者說西部地區,很可能就屬于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國企。
四等國企:北京市屬大型國企及其他一些政府部級所有大、中型國有企業,京儀、京東方、普天、首都機場這些國企業還是很不錯的。可能某些方面不比上述的二等和三等差,但是相對來說,應屆生剛進入這些企業的待遇可能相對差一點,五等國企:中小型國企,什么首信、北京鍋爐廠、北京卷煙廠、北京儀表廠、北京熱能裝備總公司這些企業雖然在個人發展和收入上不能與前面一些相比,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