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國歷史地圖
民國時期從1912年元旦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上確立我們采用公元紀年。這一時期發生的大事情很多,
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
1927年,中共進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928年,井岡山會師
1930年,中原大戰。
1930年開始,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五次圍剿。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4年--1936年,紅軍長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開始
抗戰時期有四大會戰。百團大戰。中國加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1945年,中共七大,抗戰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1945年,重慶談判
1946年,內戰爆發
1947年挺進大別山
1948--1949年三大戰役
1949年渡江戰役,解放南京,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民國結束。
2. 民國時期歷史地圖
民國時期的地圖,如下(可能不是很清晰):
3. 民國歷史地圖冊推薦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后政局動蕩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后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一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 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后的國民黨領袖。 統一之后,民國進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此間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于定型。
4. 民國歷史地圖冊
黃岡密碼《高中歷史學習與考試地圖冊》:歷史地圖以其形象、直觀、簡明、生動的特點,在時空與地理位置上更能體現歷史不斷發展、不斷演變的重要進程。因此,借助地圖來學歷史,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況且,歷史地圖里面很多隱性的知識也是文字無法表述的,特別是近年來的歷史高考中,涉及地圖的試題比重也越來越大,因為歷史地圖題具有題型多樣、考查全面的特點,它正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能力考查的宗旨。本圖冊包含了高中教學階段必修和選修所涉及到重要的、特別是與高考知識相關的地圖,并配以適當的文字解說、歷史圖片、圖表以及例題,資料詳實,內容豐富,緊扣新課標,是廣大教師和學生無論是在日常教學還是高考備考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5. 民國歷史地圖全圖
清朝最大時包括外蒙古,哈巴羅夫斯克,江東六十四屯,
6. 民國時期地圖全圖
怎么不去愛問的地圖一欄看看
7. 民國歷史地圖圖片
民國時期從1912年元旦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上確立我們采用公元紀年。這一時期發生的大事情很多,
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
1927年,中共進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928年,井岡山會師
1930年,中原大戰。
1930年開始,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五次圍剿。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4年--1936年,紅軍長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開始
抗戰時期有四大會戰。百團大戰。中國加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1945年,中共七大,抗戰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1945年,重慶談判
1946年,內戰爆發
1947年挺進大別山
1948--1949年三大戰役
1949年渡江戰役,解放南京,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民國結束。
8. 民國歷史地圖高清
普通公眾登錄“天地圖”網站,即可看到覆蓋全球范圍的1比100萬矢量數據和500米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覆蓋全國范圍的1比25萬公眾版地圖數據、導航電子地圖數據15米和2.5米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覆蓋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0.6米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