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真正接入美團外賣的商家老板來回答一下,你家的店美團的抽成是多少。一般來外賣平臺都是通過營業額進行抽成,大致的抽傭比例為18%—23%,關于美團的抽成這一塊,一般來抽成的比例都是在20%左右,但根據地方的不同,抽成的比例也有所浮動,按照之前投資外賣店的經驗,這個抽成是折前。
1、美團抽成是折前還是折后?
因為干的就是外賣行業,之前也和朋友投資過外賣店,所以我也來發表下看法吧。關于美團的抽成這一塊,一般來說,抽成的比例都是在20%左右,但根據地方的不同,抽成的比例也有所浮動,除此之外,議價能力也是一個因素。街邊小店和品牌連鎖的抽成肯定是不一樣的,而這個抽成的前提是折前還是折后呢?按照之前投資外賣店的經驗,這個抽成是折前。
2、請真正接入美團外賣的商家老板來回答一下,你家的店美團的抽成是多少?
請真正接入美團外賣的商家老板來回答一下,你家的店美團的抽成是多少?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用自己被某團壓榨到關門大吉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千萬別上某團,、初出餐飲茅廬2016年9月,我辭職回鄉創業,由于以前曾在某行業干了10年,完全能獨立自主開店經營。于是借了十幾萬就干上了,當年11月,我們縣城只有小鳥在送,某團沒來。
那時我還不知道小鳥是干嘛的,某團名氣大些,就先入駐了它,被某團以5%計提吸引入駐由于它們的專送沒有覆蓋到這里,我們自己配送,收(實際營業收入)5%的服務費,但條件是只能上它一家平臺,如果同時上多家就要7%,這是當時它的總部客服在電話中和線上做出的要求。想著這個提點還算合理,就開干了,賺得不多但也的確賺了些,夫妻倆人平均每天約賺500左右。
原價計提,以15%開始被收割但好景不長,半年后,2017年4月,有代理商瞄準了這里,資本收割終于開始了,最開始是15%,我第一年合同未到期,他們為了拿回配送權,說了很多好話。我想著專門請人送一個月也要花差不多的錢,就答應了,于是惡夢由此開始轉給它們配送的第一天,我就發現問題了,a)、以前收5%自配送時,是按實際營業額的收入計提【(商品售價-商家折扣金額)x5%】。
b)、轉給他們專送(必須轉,沒商量余地)后,卻是直接按【商品售價ⅹ15%】計提,表面15%,實際達18.75%我立即聯系平臺客服,質問她,當售價100的商品,活動減掉20。我實際收入僅80,那20我并沒有收到,為什么要按100計提?是不是太牛氓了?換你你干么?但我終究太渺?。≌沾怂?,原價計提15%,實際計提了折后營業收入的18.75%(15÷80),
這還不算,為了沖單量業績,要你上折扣活動。剛開始還會征求商家同意,站穩腳根以后,你的生意命門被它控牢了,這個時侯就不由你對自己的生意作主了,你只是一個既出錢又出力還不賺錢又作不了主的傀儡,做什么活動減多少錢,在你不知情時就自作主張給你上了。為了吸引下單,優惠力度必須大,剛開始為了占市場,它會給下單用戶大額補貼,
后來站穩了,減小補貼甚至不補了,但折扣你還必須做。你要不想虧?那好,配送區域給你縮小到店鋪一兩百米,一天基本無單,再者價格惡性拉低的結果是,用戶習慣了長期的小錢吃大餐或者免費吃,否則就去別家,最后商家幾敗俱傷,某團原價計提絲毫不受影響。平臺抽成實際高達28.75 18年,某團把15%直接提升到了23%,如果簽獨家就20%,逼迫商家簽獨家,
這引起了我們當地餐飲頭部商戶聯同當地餐飲協會和100多家中小餐飲店,聯名向某團遞交了抗議函,并向當地市場監管投訴。然而,就沒有然后了它沒有受到實質性的處罰,這回它倒是不敢明目張膽強迫獨家,但它有一萬種方法讓你在外賣平臺干不下去,原價的20%,實際等于營業到手收入(20÷80=25%)、(23÷80=28.75%)的計提,不可謂不黑。
餐飲損益核算——白干有人說餐飲外賣暴利,我們看看,真正暴利了誰?餐飲物料成本約35%~40%,有低于35%的,也有高于35的,平均35%左右,看到這里,有人說,還剩40%你還想怎樣?你想錯了,這是沒算折扣價的。2.折扣成本,大多折扣都低于8折,很多7折5折,甚至1折3折,餐飲戰場一片混戰,就算8折,也減掉了20%了,這下就剩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