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悲憤的詩句“四十萬人流淚,天涯何處無中國”,道出了當時近乎絕望的中國人的無奈之聲,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根本動力復興,內容提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種政治力量對中國道路的探索為線索,重點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挫折到成長、勝利并最終建立新中國的歷程。
一個國家的命運就像一個人的命運,事情只有幾步之遙。她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擁有近乎完美的文明。近代以來,從不可言狀的貧窮、弱小、屈辱,到再次尋求在國際體系中的巔峰崛起,有哪些人物先邁過了景從?為后人探索鋪平了道路?哪些瞬間成就了險勝。改變了歷史的關鍵節點?什么事件和想法。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根本動力復興?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經驗讓我們明白,我們的選擇可能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哪些是可以舍棄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傷害。這本書對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進行了大跨度的回顧性觀察。梳理出隱藏在眾多歷史事件背后的一條邏輯脈絡。由此,我們可以期待中國作為世界奇跡的無限未來。
第一集:千禧年變革的時間跨度:1840-1911。內容提要:主要內容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中國社會各階層對救國強國的探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話題是歷史性地提出來的。第二集:輝煌歲月的時間跨度:1912-1949。內容提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種政治力量對中國道路的探索為線索,重點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挫折到成長、勝利并最終建立新中國的歷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3、 復興 之路為什么從1840年開始中華民族曾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還陶醉在“康乾盛世”的時候,中國明顯衰落了,在世界發展潮流中落伍了,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成為近代中國必須面對的歷史任務,中國人民在苦難和屈辱中頑強拼搏,卻一次又一次失敗;無數仁人志士為民族復興-1/,苦苦尋覓,卻一次次失敗。悲憤的詩句“四十萬人流淚,天涯何處無中國”,道出了當時近乎絕望的中國人的無奈之聲,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喊出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領導推翻了君主專制,但辛亥革命卻以向舊反動勢力妥協而告終。國家依然分裂動蕩,人民依然在黑暗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