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成都鐵路中心醫院在2010年整建制移交成都學院管理,成為成都大學附屬醫院;2013年中國醫藥集團將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劃轉至學校,由此看出,國家和四川省對成都學院十分的看重。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幾所大學之一,1916年四川大學的前身國立成都高等師范學校即為六大國立高師之一;抗日戰陣期間,國立成都師范大學、國立成都大學、公立四川大學合并為國立四川大學,是當時中國國內13所國立大學之一,更是抗戰期間中國“全國唯一一所完整的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在重慶)和國立聯合大學(在昆明)一起鼎立在抗戰后方的三個最大都市里,發揮著宏揚文化,研究學術,造就抗建人才的偉大功能,可謂中國最資深的貴族大學之一。
1、成都大學到底是成都哪個大學?
實際上成都大學就是成都學院。成都學院簡稱“成大”,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辦學體制,俗稱成都市政府的“親兒子”,學校頭上的帽子有很多,有用的有以下幾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2011計劃、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首批本科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
成都學院歷史不長,于1978年建校,五年后學校因為接受世界銀行貸款,因人家的要求停辦本科改成了專科學校;2003年爭取教育部同意又換成了本科學校,學校此時的名字改成了成都學院直到今天,大概是為了補償成都學院的委屈吧,教育部答應學院領導學校保留成都大學校名,待學校各項指標達標后按程序更名為成都大學,此后,成都鐵路中心醫院在2010年整建制移交成都學院管理,成為成都大學附屬醫院;2013年中國醫藥集團將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劃轉至學校,由此看出,國家和四川省對成都學院十分的看重。
目前成都學院總面積約3000畝,校舍建筑面積92.7萬平方米,圖書館紙質圖書總量218.56萬冊;是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學院共設有有58個本科專業,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學院共招聘專任教師1211人,各年級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2萬多人,研究生396人,
2、四川大學在成都嗎,學校怎么樣?
四川大學,全國31所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重點大學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也是國家211和985工程重點高校,更是四川省高校頭把交椅,近年來全國排名始終在前20名內。這一系列的頭銜光環,四川大學看起來很強,但究竟其強在哪里,性價比如何,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四川大學歷史悠久,曾經很牛逼1、國立四川大學一度風光無限自古以來,四川大學的歷史中就充滿“中外、東西、新舊”的巨大矛盾張力,
學校追溯源頭可至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其背景正是鴉片戰爭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晚清洋務運動改良派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作指導思想,“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作方針,掀起了近、現代化的文化教育改革浪潮,所以從那時起,四川大學的教學師資與方向均以西方文明為主;而與四川大學交織了近百年的“華西”大學更是因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創立,充分凸顯了中西合璧的張力與緣分。
其實,當時的華西大學也是綜合性的大學,但被世人最熟知的依然是其醫學實力,時至,華西醫院都被四川人民堅持認為是全中國最好的醫院而倍感自豪;現在華西壩上的近代建筑群小巧精致,有著鮮明的西方元素,學校里面的行政樓為梁思成設計,中西合璧,恢宏大度,其風姿在全國高校中獨一無二的,有真正的“大學”氣象,據說很多人就是因為看見這棟樓而愛上川大的。
這些學科的創立與發展,都與西方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幾所大學之一,1916年四川大學的前身國立成都高等師范學校即為六大國立高師之一;抗日戰陣期間,國立成都師范大學、國立成都大學、公立四川大學合并為國立四川大學,是當時中國國內13所國立大學之一,更是抗戰期間中國“全國唯一一所完整的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在重慶)和國立聯合大學(在昆明)一起鼎立在抗戰后方的三個最大都市里,發揮著宏揚文化,研究學術,造就抗建人才的偉大功能,可謂中國最資深的貴族大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