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宜昌,發展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可觀。當宜昌成為省會時,宜昌發展的起點前景就已經有本質性的突破,宜昌未來的發展突破,還是得做三峽省的文章,爭取讓三峽省再度進入決策層并落實,因為在化工醫藥方面宜昌具有礦產資源優勢和基礎產業優勢,一旦化工和醫藥改造升級完成,宜昌有望新增千億GDP。
1、宜昌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多大?
宜是湖北一主兩副中副中心城市之一。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由于葛洲壩和三峽工程的進行,中央原準備在此設立特區,后又計劃改設三峽省省會,但都未實現。而三峽工程的勝利竣工,為宜昌贏得了震驚世界的知名度,也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旅游景點,吸引了廣大的游客和投資,使宜昌得到了飛躍的發展。現在的宜昌,發展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可觀,
近期一方面正在加速建設國家區域交通樞紐,加緊推進沿江高鐵、呼南高鐵、宜昌港和三峽機場等配套項目的落地和建設;一方面著重旅游景點的升級組合,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一方面著力引進投資項目,引領提升科技水平,建設醫藥精細化工、食品飲料(白酒)、機械電子、建材和汽車產業鏈。因為在化工醫藥方面宜昌具有礦產資源優勢和基礎產業優勢,一旦化工和醫藥改造升級完成,宜昌有望新增千億GDP,
宜昌中遠期將開發遠安、當陽和長陽等石油頁巖氣田和發展新能源產業。據報道,頁巖氣藏量僅遠安就超千億立方米,目前正在穩步進行勘探和試開采。一旦技術突破,全宜昌將年新增GDP千億元,同時,宜昌正在進行舊城改造,建設更加宜居的森林公園化城市,鞏固和提升文明衛生素質,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據報道,十四五規劃GDP目標是實現六千億元,中遠期實現八千億元,
2、湖北荊州未來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荊州的發展在湖北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趨勢!一主兩副的定位,省政府明確發展武漢,襄陽,宜昌,失去了天時。交通區位優勢的喪失就不必說了,兩條高鐵的繞道,失去了地利,最大的問題是,城市缺乏一種人和,優質的人才都沒有留在這里,普通的市民對城市的發展失了信心,領導層的頻繁更換,缺乏一個持續的定力!這才是最可怕的。荊州最有優勢的人,荊州人不缺錢,從雙11的消費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財隨人走,人留不住,財也留不住,
3、黃岡未來能超越襄陽宜昌嗎?
感謝來自圣地大別山的網友信任暨邀請回答本話題!黃岡未來能超越襄陽、宜昌嗎?既然是未來,萬事皆有可能!觀點如下:①黃岡2017年經濟總量位居湖北省同類城市第二名,僅次于荊州。由于襄陽、宜昌是我省“一主兩副”戰略的重要載體,就目前來看,黃岡在五年內不會超越這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②萬事皆有可能是中國的一句老古話,告誡著我們不要過早地下結論。
我認為“兩副”沒有必要向黃岡潑涼水,比較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由于我長期工作、生活在襄陽,謹襄陽人民群眾的身份支持黃岡市做大做強,期待貴地能夠取得佳績并早日完成夢想。③湖北省推行“省域副中心”戰略的出發點是帶動兄弟城市加快發展,而非自己發展起來了就取笑待發展的兄弟城市,個人認為:雖然兩副的帶動區域是鄂西,但是還請襄宜二市不要冷眼旁觀甚至打擊黃岡市民的自尊心。
4、大家對宜昌未來的發展有什么建議?
宜昌最大的遺憾,是錯失了成為省會的歷史機遇!1984年三峽省籌備辦就已經在宜昌掛牌,直到1986年撤銷,比1987年成立的海南省籌備辦都還早幾年!宜昌如果不能成為省會,也只能作為一個平凡的地級市,和長江沿線的其它開放城市并無兩樣,和蕪湖、九江、萬縣、荊州、岳陽等等并無二致,宜昌未來的發展突破,還是得做三峽省的文章,爭取讓三峽省再度進入決策層并落實。
當宜昌成為省會時,宜昌發展的起點前景就已經有本質性的突破,其實,重慶和湖北目前的版圖非常之不合理。一方面,武漢市作為世界第一大城市,卻偏安湖北東部,根本不在湖北的版圖中心,起不到帶動湖北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重慶市雖然作為直轄市,卻人口過多、版圖過大,3300萬人口8.24萬平方公里活脫脫一個省的面積人口規模,最荒唐的是從重慶市區到其管轄的一些市轄區足足三四百公里!非常畸形的版圖結構,對三峽庫區的扶貧發展非常不利。